借鑒歐央行舉措 專家建言下調銀行資本充足率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0-03-16 09:12:42

新冠肺炎疫情正攪動全球金融市場。歐洲央行日前提出,將為銀行提供暫時性資本援助,允許銀行資本充足率下調。專家認為,歐洲央行的舉措值得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借鑒。此舉一方面是銀行持續提升實體經濟信貸投放能力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有助於銀行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中小銀行面臨挑戰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部分中小微企業陷入經營困境。以中小微企業為主要客群的中小銀行,同樣受到波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歐洲央行的舉措抓住了重點:一方面,必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不能讓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在監管水準不變的情況下,經濟上行時銀行放貸能力更強,經濟下行時放貸能力更弱。如果在經濟下行時緊縮貸款,會加大實體經濟的波動。”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表示,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投資者擔憂情緒日益見漲,歐美地區金融市場信心受到打擊,多家銀行市值出現大幅波動,短期內市場連續大跌會帶來流動性問題。因此,歐洲央行此時允許銀行資本充足率下調就在情理之中。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佈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指出,金融危機後,受監管趨嚴和資産品質的壓力,全球銀行業加大力度去杠桿,不斷補充資本。從中國來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有所上升,但與發達國家銀行業仍有差距。此外,城商行、農商行不良率較高,撥備較低,部分中小銀行面臨經營困境。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64%,低於歐美銀行業平均水準。

歐央行舉措可借鑒

徐承遠認為,歐洲央行的舉措對國內金融監管部門有一定借鑒意義。目前我國國有大行資本充足率達16.31%,抵禦風險能力較強,受疫情影響較小。城商行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0%和13.13%,總體滿足監管要求。但部分中小銀行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受疫情影響盈利能力和資産品質將下行,面臨資本充足性下降的風險,不排除部分銀行存在資本充足率考核不達標的壓力。

曾剛也認為歐央行舉措可借鑒。他説:“下調資本充足率有政策空間,是否要這麼做可視實際情況而定。”目前中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保持在較高水準,如果想要銀行未來在實體經濟信貸投放上發揮更大作用,適度下調資本充足要求與補充資本的效果是一樣的。鋻於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的衝擊更大,而中小微企業又是中小銀行的主要客群,則對中小銀行産生的影響也更大,需要特別強調對中小銀行的支援。

曾剛建議,撥備覆蓋率也可以作為逆週期調節的工具。經濟上行時監管可以提高撥備要求,讓銀行未雨綢繆。在經濟下行、不良上升時,可以適當下調撥備要求對衝實際損失,避免影響銀行的放貸能力。“在真實計提的前提下,100%的撥備覆蓋率已經足夠覆蓋風險,所以撥備覆蓋率方面也有一定下調空間。”

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亟待構建

分析人士表示,長期而言,銀行內源性補充資本的規模是有限的。尤其是在LPR報價改革之後,中小銀行採取以量補價的策略沒有太多空間。同時,銀行對資本的需求持續上升。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達1.86%;銀行業資産規模增速反彈,2019年末同比增速為8.14%。這些都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提出更高要求。

展望未來,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亟待構建。徐承遠表示,未來監管部門應持續出臺政策鼓勵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進一步拓展中小銀行資本補充來源,帶動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穩步上升。銀行自身可以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優先股和永續債等工具補充資本。部分中小銀行資産品質等方面存在瑕疵而難以發行資本工具,可以通過完善公司治理、優化業務結構、提高自身盈利和抗風險能力,增強投資者信心,通過股東增資、IPO或增發來實現註冊資本實力擴大。

興業研究分析師郭益忻表示,截至2019年末,銀行風險資産增速高於凈利潤增速達4.5個百分點,資本缺口有進一步放大的趨勢。資本內生積累能力趨弱,量的擴張受到制約,價格(息差)改善相當有限,而疫情也會一定程度減緩資本積累的進度。為支援未來業務發展,持續的資本補充必不可少。

郭益忻預計,今年永續債發行規模可能超過2019年,並有望突破6000億元,支撐起發行規模的仍將是大行和股份行。對於廣大中小銀行來説,永續債也是監管層力推的資本補充渠道,未來發行家數會快速提升。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借鑒歐央行舉措 專家建言下調銀行資本充足率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03-16 09:12:42
新冠肺炎疫情正攪動全球金融市場。歐洲央行日前提出,將為銀行提供暫時性資本援助,允許銀行資本充足率下調。專家認為,歐洲央行的舉措值得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借鑒。此舉一方面是銀行持續提升實體經濟信貸投放能力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有助於銀行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