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六分類垃圾櫃首次進北京東城

來源:北京晚報 2019-06-06 15:40:00

本報訊(記者張楠)智慧六分類垃圾櫃首次試點進入東城的小區,並有望在崇文門外地區的其他社區進行推廣。為了吸引市民嘗鮮,智慧垃圾櫃的廢品回收價每週會浮動一次,定價高於市場價。

今天上午,崇文門新怡家園小區內,一組智慧垃圾櫃一字排開,好奇的小區居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用手機掃著櫃子上的二維碼,嘗試分類投放可再回收利用的垃圾。記者注意到,櫃子可分類投放有毒有害、塑膠、塑膠瓶、金屬、紙張和織物共6種不同的垃圾,封閉的投放口有大有小。扔進垃圾後,旁邊的電子顯示屏上還能顯示出垃圾的重量等資訊。

崇外街道網格中心副主任李濤告訴記者,這是東城區試點投用的第一個智慧六分類垃圾櫃,專業的第三方工作人員每天都將對櫃內的垃圾清運兩次,基本不會出現機器裝滿的情況。很多居民都有攢廢品的習慣,將看完的報紙、喝完的飲料瓶等廢品堆放在家中暫存,攢多了再一起賣。有的人甚至將廢品堆到樓道裏,佔據了公共空間。有了這個智慧垃圾櫃,居民再也不用攢廢品了,就算有一個飲料瓶,也可以投放一次。而且,回收的價格是統一的,保證足斤足兩。

“為了吸引居民使用,我們特意提高了回收價。”李濤説,比如一個飲料瓶,收廢品的人給出的回收價如果是3分錢,那投放到智慧垃圾櫃內,回收價就定4分錢,肯定比市面上的定價要高。回收價每週都會根據市場價進行浮動,調價一次。

記者了解到,居民在掃碼註冊的時候,會線上登記姓名、電話、住址等詳細的資訊。扔垃圾之前,必須用手機掃一下機器上的二維碼,機器的蓋子才能打開。每個人往機器內扔了什麼垃圾都有監控,如果有居民亂扔垃圾,後臺立刻能夠發現。

居民分好類的垃圾,在回收的過程中會不會再次被混裝混運?李濤説,崇外地區已經開始針對不同的垃圾試行不同的回收方法。比如廚余垃圾都必須由專用的廚余垃圾車拉走,統一進入大興南宮的廚余垃圾處理場。生活垃圾則由垃圾車統一拉到垃圾樓進行處理。再生資源會運至小武基的再生資源回收中心進行處理,“絕對不會發生混裝混運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整個崇外地區已經全面鋪開了垃圾全過程監管系統,不管是小區還是餐飲企業,每天産生垃圾的數量都被實時監控,每一桶待回收的垃圾都有專用的識別碼,要掃碼稱重後才能進入垃圾車、垃圾站或是垃圾樓。李濤説,“比如一家飯館,平時每天産生200斤垃圾,但是今天突然只産生了100斤,我們就能立刻發現,第一時間組織城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看看減少的100斤垃圾到底上哪去了,會不會當泔水給賣了。”胡鐵湘攝  

相關新聞

延慶試點垃圾源頭登記

本報訊(記者葉曉彥 通訊員李丹)通過推行垃圾源頭排放登記試點等措施,去年延慶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市16個區中考核排名第一。今年,延慶區將著重優化和完善垃圾分類制度,制定全區垃圾渣土規劃,爭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覆蓋範圍達到72%以上,超過市級60%的要求。

在百泉街道國潤家園社區,有一個一站式垃圾分類“綠色”小屋,屋內外擺放著分類桶、計量秤、刷卡機等設備。上午9點多,不少居民提著垃圾下樓準備投放。居民趙紀玲提著滿滿一大袋垃圾,在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幫助下,將廚余垃圾倒進廚余垃圾桶內,而手中盛放廚余垃圾的塑膠袋則被放進相鄰的其他垃圾桶內。隨即,趙紀玲拿出積分卡在“綠色”小屋內的刷卡機上輕輕一貼,垃圾重量、積分值和總計分值立刻呈現在了眼前。

“百泉街道是我們推行垃圾源頭排放登記的試點。”延慶區城管委垃圾渣土辦主任王姣介紹,自在百泉街道12個社區試點垃圾分類源頭排放登記以來,居民投放廚余垃圾520噸,“綠色”小屋收集再生資源超過12噸,居民獲取分類積分超過100萬分,居民參與率達到了100%。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智慧六分類垃圾櫃首次進北京東城
來源:北京晚報2019-06-06 15:40:00
智慧六分類垃圾櫃首次試點進入東城的小區,並有望在崇文門外地區的其他社區進行推廣。為了吸引市民嘗鮮,智慧垃圾櫃的廢品回收價每週會浮動一次,定價高於市場價。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