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

來源:經濟日報 2019-04-23 08:34:15

原標題: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

加大財政支出,重點推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鄉村産業、農業現代化建設——

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佈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這37條政策包含了農業生産發展和流通、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田建設、農業科技人才支撐、農業防災減災、鄉村建設等六大方面。兩部門表示,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持續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強農惠農政策重點將促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發展壯大鄉村産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生産發展和流通是政策的優先支援領域,其中玉米、大豆和稻穀生産者補貼,關乎種糧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最受業內關注。今年國家確定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産者補貼,在相關稻穀主産省份實施稻穀補貼。業內人士認為,生産者補貼既能夠體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各糧食品種的具體要求,又體現了糧食價補分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政策趨向。

農業農村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將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統籌安排,補貼資金採取“一卡(折)通”等形式兌付給生産者。具體補貼範圍、補貼依據、補貼標準由各省區結合本地實際具體確定,但大豆補貼標準要高於玉米。為推動稻穀最低收購價改革,在相關稻穀主産省份實施稻穀補貼,中央財政將一定數額補貼資金撥付到省,由有關省份制定具體補貼實施方案。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2019年,要在全國建設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此次兩部門進一步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向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傾斜。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四省(區)實施,建立集中連片示範區,集中展示一批黑土地保護利用模式。支援開展控制黑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水保肥、黑土養育、耕地品質監測評價等技術措施和工程措施。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盧貴敏説,高標準農田建設公益性強、受益面廣、投資大、建設週期長,必須依靠政府的有效組織和推動。對此,農業農村部已推動從中央預算源頭上整合原有農田建設項目和資金,設立農田建設專項。項目支出專項用於農田建設,近幾年集中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再新安排包括農業綜合開發産業化發展、部門項目等其他非農田建設類項目。

在農業資源保護利用方面,農業農村部將發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漁業發展與船舶報廢拆解更新補助,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補償等。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支援畜禽糞污資源化處理、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重金屬污染耕地綜合治理等。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劉長全説,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策目標更明確,支援力度更大。同時,更加突出綠色發展落地紮根。要全面落實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切實保護耕地、草原和水生生物資源,強化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支援綠色迴圈農業發展,加快形成農業綠色生産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財政支援不能“只見物不見人”,農業科技人才支撐是強農政策的另一大方面。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20億元,根據鄉村振興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分層分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今年,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確定,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幹和農業産業扶貧對象作為重點培育對象,提升其生産技能和經營管理水準。扶持有能力的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工作。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説,目前,全國多數省份制定了省級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不少縣市出臺了縣級扶持政策。可以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已基本形成。但由於農業比較效益較低、風險較大,城鄉發展差距導致人才虹吸效應,鄉村振興存在“缺人”現象。按照規劃,到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數量要達到2000萬人。只有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加快構建一支高素質現代農業生産經營隊伍,才能為現代農業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記者 喬金亮)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
來源:經濟日報2019-04-23 08:34:15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佈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