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計劃加大租賃及保障性住房供地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17-08-16 08:17:00

(原標題:多地計劃加大租賃及保障性住房供地)

8月15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發佈《廣州市2017-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簡稱《計劃》)的通知,以加強和改進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改善住房供求關係,穩定市場預期。根據《計劃》,2017年-2021年,廣州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3200萬平方米,年平均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40萬平方米。其中,五年內全市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計劃供應2375萬平方米;租賃住房用地計劃供應825萬平方米,佔比達25.8%。

事實上,近半月內,上海、福州、廈門、成都、武漢等多個城市相繼出臺了未來五年供地計劃,大部分均提出增加住房用地供應量,均較“十二五”期間有明顯增長。而且,上述城市的五年供地計劃在住宅用地規劃中,均加大了公租房和保障房的供地比例,加快培育租賃市場和推進保障房工程建設的意圖明顯,有助於為“房子是用來住的”理念提供政策落地。

加大租賃保障供地

從目前住房矛盾比較突出的北上廣深的供地計劃來看,這些城市均加大了租賃住房和保障房用地比例。

廣州市的《計劃》顯示,2017年-2021年,住房建設計劃安排75萬套,其中,普通商品住宅60萬套,租賃住房15萬套。同時,未來五年全市保障性住房以公租房為主,並結合各區發展特點,提供一定規模的人才公寓。探索以政府統籌使用部分“城中村”改造村民復建安置房,加大公租房供應力度;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自持商品房,以出租方式供應市場,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應。

上海發佈的《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預計“十三五”期間上海供應住房用地5500公頃,新增住房供應總套數170萬套,比“十二五”增加60%左右。其中,商品住房用地2000公頃,租賃住房用地1700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1800公頃。從供地面積來看,商品住房、租賃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幾乎已經“三分天下”。

北京2017年-2021年期間,計劃供應宅地6000公頃。其中,租賃住房用地為1300公頃,佔比21.7%。北京市未來五年加快供地新建住房中,産權類約佔70%,租賃類約佔30%。産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佔70%。商品住房中,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約佔70%。

“北京模式”被採用

自2016年10月進入房地産調控週期後,為平抑地價,北京在土地拍賣中引入了“限房價、競地價”、競企業自持商品住房面積比例、競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等方式。從目前主要城市的相關供地計劃來看,北京市的這一模式也被應用到多地之中。

廣州市的《計劃》明確,全市將靈活採取“限房價、競地價”、“限地價、競房價”、超過溢價率一定比例後現房銷售或競自持面積等多種競價方式,防止出現區域性總價、土地或樓面單價新高等情況。

8月15日進行的杭州土拍中,也採用了類似的模式。8月15日,杭州國土資源局新掛牌8宗土地,包括5宗宅地、3宗商業用地,總出讓面積336.87畝,總起拍價83.47億元。這批土地競價方式為,當溢價率達到70%時鎖定限價,轉入競報自持比例;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競買人投報自持面積比例為100%時,轉入投報配建養老設施的程式。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這類拍地模式下,房地産商可售貨值減少,可定價商品少,議價能力降低,市場風險也進一步加大。因此,這類模式下,比拼的是房企成本控制能力,預計未來新建商品房市場中,改善型的比例將降低。整體來看,這一系列措施有助於降低房地産投資屬性,促進其回歸居住屬性。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多地計劃加大租賃及保障性住房供地
來源:中國證券報2017-08-16 08:17:00
8月15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發佈《廣州市2017-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簡稱《計劃》)的通知,以加強和改進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改善住房供求關係,穩定市場預期。根據《計劃》,2017年-2021年,廣州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3200萬平方米,年平均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40萬平方米。其中,五年內全市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計劃供應2375萬平方米;租賃住房用地計劃供應825萬平方米,佔比達25.8%。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