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粵港澳大灣區將推進中國創新

來源:人民日報 2018-09-10 09:31:18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廣深港高鐵定於9月23日正式通車。9月3日,登錄中國鐵路總公司官方購票軟體“鐵路12306”APP,輸入“香港西九龍”,可以發現,這一廣深港高鐵站名已經錄入到系統中。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除了將香港特別行政區接入中國內地龐大高鐵網的新鐵路線,港珠澳大橋也是北京整體規劃的重要內容:將香港和澳門與9個鄰近城市——包括特大城市深圳和廣州在內——連為一體。中國希望將之建成“大灣區”,比肩舊金山、紐約和東京,引領創新和經濟發展。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刊文稱,在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在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優勢,而深圳、東莞和佛山等城市的市場導向創新及製造業實力很強。因此,增進大灣區內部城市的互聯互通會促進供應鏈每個部分的創新。中國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如何利用充滿活力的城市群來促進增長。

專家解讀

受訪專家: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 陳明生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內容。從直接目標看,中國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目標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全球先進製造業中心、國際金融航運和國際貿易中心。同時,大灣區建設還承擔了其他目標,如打造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依託香港、澳門開放、自由的經濟體系和制度環境,推動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推動粵港澳的全面合作,促進區域融合,實現社會穩定等。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擴大開放、制度創新等方面都將發揮極為關鍵的作用。我國正處於經濟增長由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的過程中,實現這種轉型,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將扮演關鍵的角色:粵港澳三地制度差異較大,制度互補性強,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學習,將有利於實現制度創新,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同時,三地的科學教育實力都較為強大,它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將直接推動科技創新。

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雖然粵港澳內部的基礎設施都較為發達,但相互之間的聯通受到很大的限制。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從根本上改變了珠江西岸地區與香港、澳門之間客貨運輸通道以水運為主和陸路繞行的狀況,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粵港澳三地的綜合運輸體系和高速公路網路,事實上拉近了三地的物理距離,將極大降低運輸成本、交易成本,有利於人員的便利往來和經濟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説,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樞紐工程。

廣深港高鐵通車最直接的影響則是香港和廣州之間的人員往來通過高鐵將縮減一半時間至30分鐘,但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城際網連在一起,與全國的高鐵運輸網連在一起,使得香港與珠三角各地區,與北京、上海等全國經濟中心及其他區域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對於居民往來和經濟發展都會産生巨大的影響。

城市群形成的前提是生産要素和人口的自由流動以及生産要素的優化組合,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生産要素和人口流動的物質基礎。作為經濟活動和人口的集中地,科學技術的發源地、現代文明的集散地,城市群的發展不但支撐了本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全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帶動作用。

要提高城市群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活力的作用,首先是增強城市群本身的經濟規模和經濟活力,從而增大城市群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其次是加強城市群與其他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利於城市群與其他區域的互聯互通,加強城市群對其他區域的輻射作用。

廣東與港澳地區之間的交通、通信的不便和制度及觀念上的差異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雖然粵港澳大橋已經建成,廣深港高鐵也即將通車,但實現人員和物資的真正便利流動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例如,法律制度上的較大差異,使得人員、物資來往受到一定阻礙,企業、人員之間的合作可能依然面臨一些法律障礙。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促進溝通和合作的順暢,如何促進大灣區城市群自身的發展與輻射作用,還需不斷探索與努力。

(王 晴採訪整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人民日報海外版:粵港澳大灣區將推進中國創新
來源:人民日報2018-09-10 09:31:18
在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在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優勢,而深圳、東莞和佛山等城市的市場導向創新及製造業實力很強。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