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二環西南環包河段徵遷清零

來源:中安線上 2020-11-18 10:33:48

11月15日16:38,在一陣陣機械轟鳴聲中,位於南二環與金寨路交口的仰光社居委四層辦公樓成為一片廢墟,這是合肥市“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紅線內最後一棟拆除的房屋。自8月初啟動以來,經過“百日奮戰”,合肥市“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包河段紅線範圍內約6萬平米的徵遷工作正式清零,為項目建設施工按下“快進鍵”。

堵點開治 徵遷主戰場在包河

南二環與金寨路交口往東,一長排藍色彩鋼板搭成的“臨時圍擋”將這個合肥市最著名的“堵點”隔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圍擋內正在進行房屋拆除後的建築垃圾清理以及綠化遷移工作,再過不久,項目工程建設單位將全面進場施工。

二環作為合肥高快路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基本骨架結構和交通集疏運核心的作用。暢通二環,合肥市民期盼已久,這是合肥市大建設歷史上的重要工程。本次南二環改造貫通包河區和政務新區,西起潛山路,東至包河大道,全長約6.3公里,規劃為城市快速路,涉及金寨路、合作化路、宿松路三大節點,其中金寨路、宿松路均在包河區範圍內。

“暢通二環西南環建設是打通目前城區最大堵點的重要工程,主戰場就在包河,99%的徵遷任務都聚集包河範圍內,而包河段99%的任務又匯聚在常青街道範圍內。”常青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丁傳富介紹,項目徵遷涉及該街道仰光、竹西、姚公、金寨南路、淩大塘等5個社區共603戶、近9萬平方米徵遷面積,其中項目紅線範圍內約6萬平米,包括伯爵假日酒店、仰光社居委辦公樓、制藥廠宿舍、東風居民組等。

三級聯動取得片區徵遷完美收官

位於徵遷紅線內的仰光社居委辦公樓是此次徵遷工作臨時指揮部,過去的百餘天裏,區、街、居三級聯動,主要領導坐鎮一線,18支攻堅小分隊駐紮於此,一條條高效拍板的指揮調令,一次次見縫插針的入戶走訪,百餘名街居精幹力量主動放棄國慶中秋假期,以“白加黑”“五加二”的狀態,積極尋找項目突破口,最終取得了片區徵遷的完美收官。

暢通二環南環改造工程包河段的徵遷類型複雜多樣,幾乎是“微縮版合肥”。

徵遷紅線內既有國有土地上的成套住宅,又有集體土地上的城中村,還分佈著眾多産權單位、幾經轉手出租的集體資産,無疑充滿著挑戰性。這其中,難度系數最大的要數東風居民組紅線內的81戶。東風居民組是緊鄰南二環的一處城中村,居民大多以房屋出租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徵遷啟動時不少居民對徵遷政策不理解。“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一趟趟到府,耐心細緻地給老百姓算清楚賬,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政策貫到底。”王勁松説,從動員宣傳到群眾交房,僅一個徵遷戶家裏,可能就要跑上二十來趟,經常回到家已是淩晨兩三點。

以人為本 溫情助拆打開百姓心門

就在上個月,年過八旬的孔令詢老人搬離了位於東風居民組的老屋,和他一起搬走的還有一株種了三十多年的牡丹樹。孔老是東風居民組第一批交房的居民,院子裏的牡丹樹承載著老人許多念想,得知老人的心意後,社居委工作人員立即協助她將牡丹樹移植到了新租的房子裏。

“徵遷工作不是一錘子買賣,居民簽了字,我們後續的服務還要同步跟上,要讓老百姓痛痛快快交房。”丁傳富説。為了幫助居民找到房源安置過渡,該街還引入“二手房”仲介公司,為徵遷居民租房買房提供專業化服務,同時將常青敬老院的空置房屋拿出來,就近安置年齡較大的獨居老人。

房屋租賃、免費搬家和法律援助……一系列“走心”的為民服務項目隨著攻堅小組一同“駐紮”在徵遷一線,潤物細無聲地打開了百姓心門,越來越多的居民爭相交房,主動為城市大建設“讓路”。今年66歲的王昌武也是東風居民組居民,退休前曾任仰光社居委主任,得知自家房屋在徵遷紅線內,王老第一時間説服家人主動交了鑰匙,併發揮人緣熟、威望高的優勢,主動做其他群眾工作。

據悉,此次徵遷安置房選址規劃等前期工作也已同步啟動,目前復建點初步選址于宿松路與休寧路交口東南角,緊鄰地鐵五號線休寧路站點。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暢通二環西南環包河段徵遷清零
來源:中安線上2020-11-18 10:33:48
11月15日16:38,在一陣陣機械轟鳴聲中,位於南二環與金寨路交口的仰光社居委四層辦公樓成為一片廢墟,這是合肥市“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紅線內最後一棟拆除的房屋。自8月初啟動以來,經過“百日奮戰”,合肥市“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包河段紅線範圍內約6萬平米的徵遷工作正式清零,為項目建設施工按下“快進鍵”。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