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城市土地市場不斷降溫 房企年末銷售壓力增加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7-11-29 09:19:00

隨著樓市調控效果逐漸顯現,曾經一度火爆的土地市場不斷降溫。

  從近期的土地拍賣市場看,全國土地市場的交易規模仍在,但熱度減少。溢價率下降、競價次數減少、難以突破最高限價,部分城市還出現流標、流拍現象。

  中原地産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一線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額達3715億元,溢價率跌至18%,二線城市溢價率為34%,住宅土地成交逐漸出現了持續降溫的趨勢,多個城市住宅土地溢價率明顯下滑。

  “2017年宅地供應不僅增加,且普遍採用了限房價、競地價、競開發商自持面積的模式,地價基本都有最高限制。”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

  “大家拿地越來越謹慎,主要是因為對未來預期不確定,銷售壓力悄然增加。”一位房企高管告訴記者。

  從開發商的業績也可看出端倪。萬科2017年10月份實現銷售面積247.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人民幣367.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8.75%、24.9%。銷售均價約為1.48萬元/平方米,而今年2月萬科的銷售均價達到了歷史的高點1.63萬元/平方米。

  融創2017年10月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5350元/平方米,而其前10月銷售均價約為17270元/平方米。旭輝10月合同銷售均價約1.59萬元/平方米,其前10月銷售均價約1.75萬元/平方米。大部分開發商在10月以後銷售均價和銷量都開始下滑。

  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明年春節開始,很多扛不住的開發商將開始被迫出掉自己的高價拿地貨值,以價換量情況將出現。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看,前10月,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房地産市場總體平穩。從環比看,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降幅在0.1至0.3個百分點之間;天津和成都分別上漲0.1%和0.7%。從同比看,13個城市漲幅繼續回落,回落幅度在0.1至3.7個百分點之間。

  同時,10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1%和持平。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包括深圳、成都、南京、福州、杭州、合肥、鄭州、無錫、北京住宅價格出現了同比下調。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這是2016年來熱點城市首次出現價格下調,主要體現了調控的影響,從核心熱點城市看,樓市高峰已經過去。

  同時,房企此前拿到的很多高價土地目前尚未入市,進一步拖累房企現金流。總體來看,整體高價土地項目的開發速度還是較為緩慢的。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楊科偉認為,高價地塊一般都處於房價較高的核心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往往也是2017年政府“控房價”的重點區域,“麵粉貴于麵包”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地王成交樓面價與周邊競品項目成交均價無異的背景下,高端産品入市也很難有較高的溢價空間。

  比如,天津的萬科翡翠大道項目拿地樓面價為22628元/平方米,目前周邊項目在售均價也僅為22000元/平方米,至今仍處於未開工階段。

  此外,今年房企的融資能力也開始下滑。同策諮詢監控的40家上市房企顯示,2017年10月融資額531億,環比9月減少24%。

  資金成本提高進一步導致房企現金壓力增加。萬科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萬科經營性活動産生的現金流為16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1.14%。到三季度末,萬科一年內到期的債務比上年末增加37.92%。泰禾集團(16.460, 0.01, 0.06%)三季報數據顯示,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7.9億元,投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16億元,現金流凈額-18.7億。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二線城市土地市場不斷降溫 房企年末銷售壓力增加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7-11-29 09:19:00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