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金融2016年凈利近30億 産融雙驅運營初見成果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7-04-26 12:49:00

中國網·地産中國訊  4月25日晚間,中天金融(000540)2016發佈了2016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中天金融總資産達到711.59億元,同比增長28.45%;凈資産155.76億元,同比增長20.21%;年度營業總收入達到195.97億元,同比增長27.37%;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29.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80%。

據了解,近年來,中天金融積極佈局保險、證券、銀行、基金、普惠金融等金融産業,逐步形成以大數據金融、綠色金融為特色的金融生態圈,致力打造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金融板塊的資本産業化以及地産板塊的産業資本化産融雙驅運營模式。4月5日,經深交所核準,“中天城投”證券簡稱于開市起正式變更為“中天金融”,股票代碼000540保持不變,這也預示著中天金融“金融+地産”的産融雙驅戰略佈局取得階段性成果。

格局之上  順勢而為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處於“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決戰期,而貴州也由此被推向“後發趕超”的風口浪尖上。2016年以來,貴州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

2016年,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貴州經濟增速連續六年位居中國前三位,獲批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隨著這些利好加身,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在此過程中金融發揮了支撐作用。

據貴州省政府公佈數據顯示,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同比增長22.3%,位列全國第一位,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6%,增貴州經濟社會後發趕超速列全國第二位。根據貴州省金融辦公佈數據,截止2016年11月30日,累計實現直接融資2737億元,是2015年全年的1.6倍,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股票和債券融資同比增長199%,增速位列全國第三位;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6%,增速位列西部地區第四位。整個貴州省金融業繼續保持高位運作,實現增加值689.07億元,比2015年增長13.5%。

為進一步推動貴州金融業發展,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中國西部科技金融中心、貴州金融城建設”,提出在“大扶貧、大數據”戰略指導下,省會貴陽要以金融為龍頭打造現代服務業。

貴州金融城作為中天金融旗下項目,為貴州“引金入黔”重點工程,是一個聚集金融産業要素的城市綜合體。貴州省、貴陽市相關領導調研貴州金融城時多次強調,省市區要聯手將貴州金融城打造成為國家級大數據金融中心,要求將貴州的大數據先發優勢充分運用,積極結合創新金融等産業特徵,形成並不斷完善新的發展模式和定位,建成以大數據金融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特色金融中心。

近年,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和貴州發展需求,中天金融緊抓發展機遇和政策機遇,在大數據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領域不斷進行著開拓與嘗試,穩健推進“並購重組、産融結合、創新發展”戰略思路,致力打造金融新業態助力貴州大發展,以便更好的服務全國。

産融雙驅  佈局金融生態圈

2016年,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央堅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規範金融行業發展,市場實現穩健運作,進一步增強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中天金融作為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四十年區域龍頭的品牌地位,在於其對國家政策、區域發展、市場經濟的洞察和悟踐。早在2013年年末,公司就發佈公告稱,斥資入股貴陽銀行,隨後又入股貴州銀行。

截止2017年,在持牌類金融業務領域,中天金融已持有海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94.92%股份;持有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36.36%股份;持有友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0%股份,並獲得公募基金銷售牌照;成功設立並正式運作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及上海虎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以第一大股東身份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貴州省其他民營企業共同發起設立貴州省第一家民營銀行--貴安銀行(批籌中)。

在創新金融領域,持有貴陽網際網路金融産業投資有限公司65%股份;設立中天城投(貴州)普惠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統籌普惠金融業務,目前該公司已控股中黔金融資産交易中心;參股貴州合石電商有限公司;同時以第一大股東身份發起設立華宇再保險有限公司、百安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中天友山基金管理公司。

自此,中天金融初步確立在“嚴管控風險、強協同效應、依託大數據、打造大資管”的戰略思維引領下,形成以保險、證券、銀行為主,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資産管理、科技金融、消費金融等為輔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商。中天金融還分別聘請國際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和埃森哲進行公司整體戰略佈局規劃和管控模式優化,按照金融機構監督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各金融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管控模式,逐步建立産權清晰、權責明確、結構制衡、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符合金融集團組織體系的戰略管控體系。

據麥肯錫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服務中天的十年間,中天不僅在不斷研究和探討佈局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生態圈,也在積極關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科技在金融生態圈的應用。”

埃森哲金融行業諮詢服務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天金融轉型戰略將以服務貴州新興産業發展和優質地産客戶為基礎,結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依靠金融科技和數字化技術,發揮大數據區域優勢,以多渠道金融平臺效應和極致用戶體驗作為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和創富群體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産品和服務。

産城融合 夯實精品地産

2016年,貴州房地産市場持續回暖,商品房庫存持續減少。對於佈局“金融+地産”産融雙驅的中天金融來説也表現不俗,2016年獲胡潤品牌榜貴州第二名、全國民營房地産第十二名;2016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第38位、西南區域房地産企業前三強;2016中國上市公司創新品牌價值100強;2016年“上市房企股權投資價值榜”TOP5。《財富》雜誌(中文版)2016年發佈“中國500強”企業榜單,中天金融作為貴州僅有的兩家上榜企業之一,榮登榜單第346位,比2015年上升45位。2017年,榮獲“2017中國特色地産運營優秀企業”。

據了解,在“新常態”下,中天金融地産板塊堅持以“産業、生態、文化”為配套支撐,著力推進産城融合,打造建築産品的精品化和特色化,引進國際領先的綠色科技、環保技術,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價值,以滿足城市發展與居民生活對生態文明建設日漸增加的價值期許和精神訴求。

其中中天·未來方舟城市綜合體項目總佔地約9.6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建成後常住人口約13萬,總投資約600億。該項目大量運用環保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綠色建材和迴圈利用技術,是中國首批8個“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之一;坐擁13座生態公園網;擁有包括中天北京四中、中天北京小學、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省級一類示範幼兒園等塔尖名校在內的21所黃金校網;以及包括貴陽世貿中心、國際商務基地、外灘1號、東懋中心等10個商業商務中心;城市文化配套有北京798藝術中心貴陽站、新華書畫院貴州分院、中天書畫院、方舟戲臺、貴州歌劇院、IMAX-3D獨立國際影城等,是一座匯聚自然生態、商務辦公、文化藝術、教育人文、娛樂休閒等全維度居住精品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文化旅遊綜合體。

中天金融旗下的另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貴州金融城,項目總佔地約 200 公頃,總建築面積約 780 萬平方米,總投資約 450 億元,按規劃未來將有18萬人口入住,是西南最大規模的國家級大數據金融中心。目前,中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首個眾籌金融交易所已在此落戶,150余家金融、類金融及金融服務性企業簽約入住,其中含30余家大型銀行、保險總部大廈及其他大型機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網際網路金融特區大樓裏,已聚集了全國100多家與網際網路相關的代表性企業,目前仍有大量企業申請入住。

中天金融始終站在國家和貴州戰略發展層面推進企業創新發展,在打造項目的同時努力植入生態文明訴求,關注城市文明的全生命週期。近年率先推出的綠色建築作品--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建築群,獲得了中國與美國綠色建築領域最高褒獎,實現了貴州綠色建築“零”的突破,成為展示貴州的重要窗口。

此外,作為區域房地産行業龍頭,中天金融也在PPP領域(公私合營模式)不斷發力。近年,中天金融重點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重大戰略工程佈局PPP項目,投身於“繼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的事業之中。目前已增資當地企業並成立子公司,著力通過PPP項目管理,參與貴州、四川、雲南等地的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建設,以幫助提升當地區域城鎮化水準及城鄉協同發展水準,同時也大大提升了中天金融“産業協同和資源整合”的核心競爭優勢。

責任立世  産業報國

企業作為中國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既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推行者也是受益者。而企業的具體行動,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社會穩健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作為一家長期將企業公民責任寫進戰略規劃的上市公司,中天金融在貴州“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同步小康”方面,一直在身體力行回饋社會。

據貴州省政府統計,2016年貴州省減少貧困人口120萬人,6個縣、60個鄉鎮“減貧摘帽”,1500個貧困村退出,易地扶貧搬遷45萬人,使貴州省農村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493萬人減少到372萬人。貴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在精準扶貧方面創新思考,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在貴州《關於全面做好金融服務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支援和引導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到貧困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向鄉鎮延伸服務網點。

在政策指引下,2016年至今,中天金融啟動助力望謨、赫章、黔西三縣“千企幫千村”易地搬遷扶貧項目,中天金融將累計投入資金3億元,至少幫扶15000人脫貧;中天金融旗下海際證券採取公益扶貧與産業扶貧雙管齊下方式,與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簽訂了《對口幫扶與合作協議書》,將黔西縣作為“一司一縣”定點幫扶對象,積極引導和培育優質企業在黔西落戶,支援黔西具拓寬融資渠道,與當地政府、投資平臺探索成立基金,支援黔西縣産業發展;中天金融旗下友山基金作為基金管理人,與國信證券及遵義貧困地區政府合資成立了“遵義市匯川友山扶貧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和“道真自治縣扶貧發展基金管理中心”,資金投資方向均為貧困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中天金融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將以金融聯動産業發展為重點,全面下沉自身業務到貴州各地州市開設地州級公司,精準優化和提升貧困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和服務水準,精準對接重點項目和重點地區等領域金融服務需求,將金融精準扶貧成果輸送並服務於當地産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夯實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形成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運作機制,真正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金融産業扶貧新路,力爭成為貴州金融産業扶貧典範。

2017夯實基礎 全面提速

據年報披露,2017年中天金融將以“嚴管控風險、強協同效應、穩經營發展”為主基調,通過股權激勵機制、優化事業合夥人機制等所有激勵機制,形成包括投資管理、效率協同、資訊安全、風險管控、審計稽核等在內符合金融機構法人的治理構架,服務於“金融+地産”協同發展的管控體系,繼續保持“並購重組、産融結合、創新發展”戰略思維,推進産融雙驅的産業佈局,開創新的局面。

在金融板塊,保險將充分發揮保障職能,結合養老和健康佈局打造養老金融體系;證券將強化專業的財富管理能力,服務大眾富裕客群。各業務板塊之間將充分發揮資源協同效應,實現集糰子公司之間業務渠道嫁接,強化綜合競爭力,為實體經濟市場提供多層次的金融服務,圍繞金融集團平臺形成完整的“業務流+客戶流+資訊流+資産流”金融閉環生態,平臺獲取持續穩定收益能力和風控能力,通過協同效應優化區域資源配置,實現多元化業務模組均衡發展,最終建立完整的金融産業鏈,打造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商。

在地産板塊,未來依然是中天金融多元化戰略佈局中的重要構成,將持續穩健推進。2017年,公司將擴大貴州省內市場佔有率,進一步鞏固保持貴州省內地産龍頭地位,繼續堅持以“快速開發、快速銷售、快速回現”為原則去庫存,以“開放性地産”模式進一步推進省外市場拓展,使地産業務始終保持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在風險管控方面,公司提出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嚴格貫徹落實監管部門的理念方針,做合法合規的金融機構。強調從提高決策經營透明度;關注風險偏好;制定規章流程、管控體系、風控文化等維度,將風險控製作為獨立職能,切實提高企業對風險的預警和管控能力。

在人才戰略方面,中天金融積極推進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內部升級,面向全球範圍招攬專業技術型、複合型、業務型人才,聚焦人才培養、深化價值觀、倡導協同與共生。同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和先進資訊技術,加快推動人力資源共用中心的建設,持續輸入金融與地産領域的精英人才,實現才智共用和人才引領戰略。

未來,隨著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在貴州的落戶,貴州發展將全面進入加速期。中天金融將緊扣貴州“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的發展需求和政策機遇,繼續推行“並購重組、産融結合、創新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大數據金融、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助推貴州“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穩固推進“金融+地産”産融雙驅運營模式,立足貴州、服務全國、佈局金融生態圈,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再創佳績。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天金融2016年凈利近30億 産融雙驅運營初見成果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7-04-26 12:49:00
近年來,中天金融積極佈局保險、證券、銀行、基金、普惠金融等金融産業,逐步形成以大數據金融、綠色金融為特色的金融生態圈,致力打造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金融板塊的資本産業化以及地産板塊的産業資本化産融雙驅運營模式。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