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將出現兩個擁堵高峰

來源:貴陽晚報 2017-04-01 08:46:00

昨日記者從被譽為貴陽“智慧交通最強大腦”的貴陽市交通運作監測與應急調度中心(下簡稱交調中心)獲悉,為保障市民出行,貴陽市交調中心結合大數據分析,發佈清明節出行建議,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智慧化選擇。而這也是貴陽市交調中心首次利用大數據發佈相關預測。

貴陽將出現兩個擁堵高峰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將出現兩個擁堵高峰

據分析報告顯示,清明假期全國高速公路將免收通行費,此外貴陽市區也暫停尾號限行和外地車“開四停四”的限行規定,第一個擁堵峰值預計將出現在4月2日早晨10點後,擁堵將持續到午後1點才會好轉。

第二個擁堵峰值將在4月4日清明假期最後一天,預計在下午5點達到清明假期擁堵的第二個峰值。

蘭海高速預計擁堵嚴重

對於各條高速公路方面,大數據預計蘭海高速在清明路況高峰期間擁堵嚴重,擁堵里程最高會超過8公里,平均速度會降低到66公里/小時左右,建議前往遵義、重慶方向的車輛,繞行貴甕高速—道安高速—杭瑞高速,避開蘭海高速貴遵線易擁堵路段。

貴黃公路在擁堵高峰期時,擁堵里程會超過2.7公里,平均速度最低會下降到70公里/小時左右,前往清鎮方向的車輛,可繞行金清大道,避開貴黃公路易擁堵路段。

滬昆高速在擁堵高峰時期,平均速度會降低到63公里/小時左右,擁堵里程會超過2公里,前往安順方向的車輛,可繞行貴安大道,避開滬昆高速清黃線易擁堵路段,前往龍裏、凱里方向的車輛,可繞行貴龍大道,避開滬昆高速貴新線(龍裏段)易擁堵路段。

花溪方向將成出遊熱門

除了高速公路出行外,清明節大量市民還將前往市區周邊墓地掃墓以及前往市區周邊景區休閒娛樂。因此,清明假期期間,市區整體擁堵較低,平均擁堵延時指數預計下降10% ,而景區、墓地、公園等周邊區域的平均擁堵延時指數相比會高出13% 。

在貴陽近郊景區中,花溪方向將成為熱門地區,預計有35%左右的遊客會選擇前往花溪各景點。甲秀南路、花溪大道的交通流量將會大幅增加,甲秀南路出城向的高峰預計會從11點開始,主要的擁堵路段為楊家山隧道至五里衝路段、貴大新校區至大寨路口路段,花溪公園附近。

墓地周邊將達“緩行”狀態

預計清明節假期期間,貴陽市墓地周邊整體的擁堵延時指數會到1.6附近,即達到“緩行”狀態,墓地周邊擁堵情況會從早上7點之後開始處於緩行的狀態,並且持續走高。建議早上7點前到達墓地周邊,以此來躲避擁堵,中午12點返程擁堵情況相對較低,午後掃墓的返程預計會和景點的出行情況相疊加,擁堵情況預計在13點之後會再次有上升趨勢。

貴陽公墓方面,周家山公墓、海天園公墓、思親園公墓、鳳凰山公墓、寶福山公墓、花溪福澤園公墓、貴陽市白雲區白雲公墓、貴陽紅楓藝術陵園會成為主要擁堵的公墓,車流量及人流量從4月2日上午8點開始將逐漸迎來大量祭掃的市民,下午16點後車流出現回落。

最強交通大腦:

貴陽交調中心

據了解,貴陽市交調中心設立於貴陽市交委,今年3月3日正式建成運作。依託中心的監控平臺,貴陽交通將更智慧。

貴陽市交調中心是貴陽市利用大數據發展智慧化交通,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項目。交調中心監控平臺接入並整合了貴陽市交通大數據擁堵和能耗監測平臺、計程車遠端管理分控平臺、貴州省重點運營車輛公共服務平臺(兩客一危)以及甲醇汽車數據融合分析等交通運作監測系統。

平臺通過對貴陽市交通運作情況進行初步監測和數據採集,定期發佈交通情況數據分析報告,為全市交通規劃和合理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另外貴州省公路水路安全暢通與應急處置平臺也已接入監控平臺,可實時監測全省路網(目前是高速公路)環境,包括交通流量、天氣情況、擁堵等級等。一旦出現問題,將通知相關成員單位及時處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貴陽將出現兩個擁堵高峰
來源:貴陽晚報2017-04-01 08:46:00
昨日記者從被譽為貴陽“智慧交通最強大腦”的貴陽市交通運作監測與應急調度中心(下簡稱交調中心)獲悉,為保障市民出行,貴陽市交調中心結合大數據分析,發佈清明節出行建議,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智慧化選擇。而這也是貴陽市交調中心首次利用大數據發佈相關預測。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