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皓亞龍府:以人的角度,去感受建築的生命力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12-24 07:25:00

  
  在一個對美學有執著追求的人的眼裏,一棟建築是否具有美感,不在於他的設計師是否是國際出名,不在於他是否造型獨特,更不在於是否運用先進材料,而是在於對人性的探究。
  
  縱觀國內外知名建築,自從她面世開始,就接受世人目光的審判,但最終結果無異兩種:①天人之作,流芳百世;②烏七八糟,毫無美感。造成這樣的結果卻只有一種,所有的評論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觀察,而沒有站在人的角度去觀察。
  
  有生命力的建築,必定擁有以下三大特徵:
  
  ①應該讓生命感受安穩
  
  有生命力的建築,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定義。有人説是在細節處達到完美;有人説能創造奇跡的建築,就如有機派建築家Ken Kellogg,在沙漠之中創造的建築奇跡 。其實不然,有生命力的建築在於回歸人性。
  
  無論是沙漠中的有機派建築、北京的大褲衩、還是海岸上懸挂的酒店,他們的出現僅僅體現工業化建築所能達到的高峰,而這樣建築的本質是娛樂。古人有雲,君子不立於圍墻之下。有誰願意睡夢中都會縈繞著不穩定感呢?
  
  有生命力的建築,會讓人感覺到舒服。
  
  自古文者樂山智者樂水,而傳統居住中更要求依山傍水、藏風納氣。山水相依體現的是居所在不變中追求變化的無窮樂趣。正如華皓亞龍府,傍鄰亞龍灣,卻又藏于亞龍谷之中,山水之勢磅薄大氣。人身處這樣的環境,受天地滋養,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安穩。
  
  ②讓文化成為建築精髓
  
  短短幾十年,現代化建築已經成為了都市的封面。無論天南海北,我們竟然發現同樣的感受:城市建築是冰冷的。即使你對他傾盡畢生精力,他仍然不為所動,更不會對你有任何精神回饋,而這就是現代城市文化的最大敗筆。
  
  原因只有一個:現代化的建築沒有文化的基因。作為傳統居住文化的精髓,府院文化成為傳承千年的貴族文化之一,它不僅代表主人的社會地位,更是滋養生命的最佳形式:“小院庭深”,“冬暖夏涼”,“曲徑通幽”,“意境綿長”。
  
  而華皓亞龍府作為中國傳統府院文化的倡導者之一,在滿足人們內心的渴求,打造一席屬於文化的府院:漢白玉石獅、王府門、垂花門、泰和園窗花、巴西梨花木砥柱,以工匠精神,將文化的府院打磨漸臻完美。且每一個細節,都洋溢著文化的氣息。
  
  ③與自然融為一體
  
  有生命力的建築,是能夠生長的建築,是在百年傳承之後,歷經社會變遷依舊體現其建築的美學,從而在人們心中留下不可磨磨而的印象。中國建築的史詩級建築群,以北京紫禁城為首,在歷史積澱之下,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華皓亞龍府的文化府院,作為具有生命力的建築群落,表現在兩方面。首先項目地址選在三亞亞龍谷中央,東接亞龍灣國際生態度假區,西鄰20000畝熱帶原始森林,在這樣一塊充滿盎然生機的土地上,建築總是與自然融為一體。而華皓亞龍府對傳統歷史文化的繼承達到了高度的傳承,更結合現代材料與工藝、做到歷久彌新。真正做到讓建築充滿生命力,成就天人合一的居住哲學。
  
  華皓亞龍府,歡迎每一個懂的品味居住哲學的人!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華皓亞龍府:以人的角度,去感受建築的生命力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12-24 07:25:00
在一個對美學有執著追求的人的眼裏,一棟建築是否具有美感,不在於他的設計師是否是國際出名,不在於他是否造型獨特,更不在於是否運用先進材料,而是在於對人性的探究。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