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四季度批復超萬億元項目 交通成主要發力點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4-12-17 07:42:00

年關將至,國家發改委又有大手筆。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公佈了關於北京新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確定本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機場工程總投資799.8億元。

除了北京新機場,發改委還在本月15日集中批復了5個公路項目,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至百色公路建設、四川省汶川至馬爾康公路建設、廣東省東山(閩粵界)至潮州古巷公路建設等項目。加上新機場,6個項目總投資額達1922.9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了27個項目,總投資達11651億元,並且多集中在交通基建領域。

四季度批復項目近30個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國家發改革委在今年7月底表示。

進入第四季度,發改委穩投資動作更加明顯,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被集中批復。10月份,三季度經濟數據公佈前後一週時間裏,發改委共批復了6個鐵路項目和5個民用機場項目,總投資達2458.84億元。當月底,又有3個鐵路項目獲批,和之前的項目投資相加,僅10月當月,發改委批復項目投資規模就達近5000億元。之後,發改委進一步加速基建投資項目審批。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了27個項目,總投資達到11651億元。

而集中批復的背景是,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7.3%的GDP增速創下5年半來的新低。不僅如此,固定資産投資增長趨緩也是一個明顯信號。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6.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從來沒有掩飾“穩增長”的核心就是“穩投資”,但投資的重點是往哪投,效益如何?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於結構調整期,要想實現預期的轉型升級,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必要的。

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中央定調明年經濟工作時又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擺在首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告訴記者,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轉為中高速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最突出、明顯的標誌。

在他看來,未來出口和消費都呈基本的常態性增長,不可能出現太大變化。唯一可以調節的變數是投資,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産品的提供及準公共産品的生産等都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主要投向西部交通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確定了“七大重大工程包”,包括資訊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細數四季度獲批的27個項目後發現,它們幾乎全部為鐵路和機場項目,少數為碼頭、船閘、公路項目,向交通領域傾斜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批復的27個項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西部省份都是本輪穩投資的主要受益者。

中信證券(報告稱,我國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發達地區擁有的完善基礎設施,在中西部地區仍是亟須補齊的短板。

並且,鐵路、公路等基建項目也是我國““一帶一路”中先行的行業。從開放廣度上講,發展我國西部地區,實施向西開放戰略,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也需要交通先行。

近日剛剛獲批的柳州至南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就是廣西重點建設項目。它的建成對完善區域主骨架公路網,構建東盟與我國之間的高速公路網,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旅遊業發展,促進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西部鐵路更是今年穩投資的壓艙石。今年以來,國家持續加大了鐵路建設力度,全年鐵路固定資産投資從年初的6300億元上調至8000億元。隨著下半年多條中西部鐵路的陸續開工,年內實際到位資金有望創歷史新高。

從國內區域經濟平衡來看,劉元春認為,西部大開發仍在繼續,東部地區産業正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而中西部地區的資源、産品要運出來,這都需要鐵路加快建設。

此外,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是一種兼顧短期需求和中長期發展的方式,劉元春表示,基礎設施建設的外溢效應可以為民間資本投資提供更好的環境,對於拉動整個經濟發展作用很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發改委四季度批復超萬億元項目 交通成主要發力點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4-12-17 07:42:00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了27個項目,總投資達11651億元,並且多集中在交通基建領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