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建設與創新紀實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3-11-01 15:00:00

    本報記者 李海濤

    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最令人擔心的是什麼?國家最擔心農地“非農非糧化”,農民最怕利益受侵害,受讓方最怕經營權得不到保障。為了讓國家、農 民、受讓方心裏都托底,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不斷創新農村土地流轉形式,規範土地流轉程式,在防範農村土地流轉風險、確保農民權益、完善土地流轉市場建設 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如何提高土地流轉市場化程度?

    ——成立“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打造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

    8月16日,武漢市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的大廳內,碩大的電子螢幕上迴圈滾動著新洲區倉埠街叢林村98畝“四荒地”使用權轉讓、新洲區雙柳街吊尾村張書柏41畝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等5宗地塊掛牌資訊公告。

    一直以來,土地流轉途徑比較傳統,以親友介紹、村集體協商、雙方直接洽談方式居多,市場化程度不夠。為推動農村産權有序流轉交易,激發農村 各種生産要素活力,2009年4月,武漢繼成都之後成立了全國第二家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四荒地”使用權等十 大類産權交易。迄今已辦理1470宗農村産權交易,其中土地經營權流轉佔85%以上,交易額近90億元,惠及16萬農戶。

  據農交所副總經理桂玲介紹,經管部門對土地流轉進行前置審批後,農交所便可以進行資訊發佈,組織簽約,併為受讓方頒發農村産權交易鑒證書。受讓方憑此鑒證書可申報財政扶持資金和申請抵押融資。

    農交所不僅整合了資源,規範了程式,更好地保障交易雙方利益,而且通過發佈資訊吸引了更多的投資人,使出讓方在競價中受益。農交所 還定期統計發佈武漢市及部分遠城區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易價格,使農村土地交易價格資訊越來越公開透明,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稱問題得到明顯緩解。

    武漢市以建立農交所為中心,分步推進市場體系建設。桂玲説,農交所開展了農村産權交易“經紀人”試點,經過培訓後,這些“經紀人” 已經發揮了資訊收集、引導項目進場交易、項目資料初步審核等作用。2012年底成立5個區級農村産權交易分支機構,9個鄉級農村産權交易服務站,各分支機 構在交易業務開展上實現同武漢農交所的聯網對接,並實現網上申報、審批、交易、鑒證和監管。

    武漢市非常注重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設,2009年~2011年,市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元進行了專項扶持。目前,全市60個以 農業産業為主的鄉鎮街道均建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每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都做到了機構、職責、人員、經費“四落實”,實現電子資訊化管理,進行土 地流轉資訊提供、政策諮詢、流轉委託、簽訂合同、糾紛仲裁等服務,最大程度規範了土地流轉的程式,滿足了經營業主與農戶需求。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武漢市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建設與創新紀實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3-11-01 15:00:00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