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一份厚重的民生語錄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3-03-07 11:24:00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不同,報告臺前沒有擺放鮮花。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十次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份報告。溫家寶從八方面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及特點,報告中關於國計民生的表述亮點頻現。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

“堅持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不動搖,遏制了房價過快上漲勢頭”

——溫家寶指出,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健全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實踐證明這些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

——溫家寶在談及過去五年複雜多變的嚴峻挑戰時,指出中央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有效避免了我國現代化進程因巨大的外部衝擊而出現大的波折。

“過去五年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

——溫家寶稱這是黨中央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的結果。

“我國經濟穩定,充滿活力”

——溫家寶在談及過去五年的經濟發展時表示,我國宏觀經濟總體上保持增速平穩較快、物價相對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於平衡的良好態勢,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3%。

“經濟不發展,什麼事情都辦不成”

——溫家寶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之上

“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

——溫家寶指出,過去五年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須清醒認識到,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

“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一些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

——溫家寶稱,有些是長期積累的,有些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造成的。

“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溫家寶指出,堅持反對腐敗,加強廉政建設,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

“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

——溫家寶指出,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

“讓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滿意房”

——溫家寶指出,繼續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

“食品藥品安全是人們關注的突出問題”

——在談及食品藥品安全時,溫家寶強調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

“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

——溫家寶談改革重要性“改革開放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把這些錢用好,讓人民滿意”

——溫家寶稱,目前我國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今後還要繼續增加,必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

——溫家寶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保障農民的財産權益,底線是嚴守1 8億畝耕地紅線”

——溫家寶談農村土地制度,稱關乎農村的根本穩定,也關乎中國的長遠發展。

“政府工作力度之大、財政投入資金之多前所未有”

——溫家寶強調重視保障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

“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

——溫家寶指出,要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溫家寶稱,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發展海洋經濟,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

“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

——溫家寶強調,堅持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健全權力運作制約和監督體系。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溫家寶指出,要堅持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解讀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一份厚重的民生語錄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3-03-07 11:24:00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十次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份報告。溫家寶從八方面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及特點,報告中關於國計民生的表述亮點頻現。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