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上海房地産業十大事件全解析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3-01-04 11:33:00

事件九:5萬套房繳房産稅·九成優惠稅率0.4%

事件 11月22日,上海市地方稅務局發佈關於繳納2012年個人住房房産稅有關事項的提示,明確納稅人應于12月31日前辦理繳納當年度應納稅款,因此12月將是房産稅繳納的高峰期。根據規定,上海市房産稅適用稅率暫定為0.6%,應稅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於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暫減為0.4%。按上海市地稅局11月下旬披露的數據,自個人住房房産稅試點以來,在本市完成認定的住房中,確認需繳納房産稅的住房共5萬套,佔總數的比例約為20%。其中去年認定2萬餘套,今年約3萬套。在所有應稅住房中,80%的家庭是本市戶籍家庭,90%的應稅住房適用於0.4%的優惠稅率,主要集中在非中心城區。

評析 上海作為全國率先試點房産稅的兩個城市之一,自2011年1月28日開徵房産稅以來,穩步推進。房産稅開徵主要是完善稅制,引導居民合理住房消費。由於上海僅針對符合條件的新建商品住房徵收房産稅,實際上對存量住房佔主力的房地産市場並未帶來太大的影響,而且房産稅收入與政府土地財政收入也相差較大。目前來看,我國針對存量房屋的價值評估還有一定難度,房地産資訊的公開化和透明化也不足,這也給房産稅的徵收帶來了影響。不過在調控政策繼續從嚴的預期下,房産稅全國擴容仍成為未來調控政策的主要方向之一。今年有關房産稅擴大試點範圍的消息就層出不窮,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明確表示,下一步稅收制度改革的重點將包括對房地産交易環節徵收的有關稅種進行簡並,並研究逐步在全國推開房産稅等。8月份,稅務總局召開全國30多個省市地稅官員開展為期6個月的房産稅稅基評估集訓,從而為開展非經營性消費房産的存量部分恢復徵稅試點提供技術儲備。房産稅在全國的推廣不僅要總結上海和重慶的經驗,還要研究結合試點城市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考慮到各地居民收入的差異性,稅負必須有區別。這需要各地政府逐步改進和完善,使我國房地産業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事件十:旭輝赴港成功上市·內地房企再掀IPO潮

事件 11月23日,總部位於上海的旭輝集團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據旭輝集團介紹,公司以招股價區間每股1.33港元下限定價,共發行12.55億股份,如不考慮超額配發,將共融資約17億港元。旭輝集團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以開發中高端精品住宅為主營業務的全國性房地産開發企業,連續6年穩居中國房地産企業百強。旭輝控股董事長林中表示,公司將根據財務負債能力,以及未來增長需要,收購新的土地或項目,此次上市融資的80%將用作可供發展的新項目或拿地。

評析 受宏觀調控政策從緊的影響,特別是貸款和債券等間接融資渠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通過IPO上市便成為了一些國內房企的融資選擇。目前國內房地産企業上市主要有內地A股IPO、香港H股IPO和借殼上市三條路徑。之所以選擇赴港上市,首先,由於國內證監會對房地産企業A股IPO審批較嚴,借殼上市風險又較大,因此門檻較低的H股IPO成為了如旭輝這些民營房企的主要選擇;其次,近期隨著歐美主要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的逐步影響,國際熱錢不斷涌入香港資本市場,這也給將要IPO的國內房企創造了難得的融資機會;最後,下半年以來國內樓市持續復蘇和回暖,房企銷售業績明顯提升,這些也給國內房企謀求上市創造了條件。就在旭輝上市幾天后,江蘇新城控股也在港上市,還有南京金輪等多家內地房企陸續等待上市,這是繼2009年後內地房企再度掀起的一波赴港IPO熱潮。這一波赴港IPO成功,也反映出香港或者國際資本市場對內地房地産市場未來預期看好。目前來看,在國內資本市場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觀的情況下,借道香港IPO能為房企在較短時間內帶來一定規模的資金,從而為這些房企的進一步擴張和持續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12年度上海房地産業十大事件全解析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3-01-04 11:33:00
為了落實"新國八條",2012年2月28日,上海市房管局《關於進一步嚴格執行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完善本市住房保障體系的通知》出臺,重申將嚴格執行住房限售政策;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