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詳解「全面降準」「碳減排支援工具」 穩健貨幣取向未變 支援實體更多政策可期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1-07-14 08:34:58

央行宣佈全面降準之後,市場對於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格外關注。在7月13日下午國新辦舉行的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改變。針對正有序推進設立的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碳減排支援工具,孫國峰表示,碳減排支援工具的設計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充分體現公開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確保工具的精準性和直達性。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央行全面降準有助於促進經濟進一步恢復,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將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兼顧內外均衡,更好支援實體經濟。另外,對民營和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援將進一步加強。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孫國峰表示,2020年以來,我國始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既有力支援實體經濟,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時根據國內疫情防控和經濟金融形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去年2月至4月,由於疫情對國內經濟衝擊較為嚴重,貨幣政策應對力度是比較大的。去年5月以後,貨幣政策力度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在全球宏觀政策中保持領先態勢。他強調,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改變。

美聯儲已經釋放出了政策收緊的信號,有業內人士擔憂,中美貨幣政策分化會帶來人民幣貶值或資本外流風險。

對此,孫國峰表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各個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和金融相互影響,但由於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存在著時間差,因此美國貨幣政策和中國貨幣政策有不同的操作,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也會密切關注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以我為主,開展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共同發出正向聲音,促進全球經濟穩定恢復。”

中國人民銀行調統司原司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也認為,展望下半年,全面降準可為未來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留政策空間。下半年美國有望實現充分就業,並迎來較長時間的繁榮期。屆時美聯儲退出刺激政策會使中美利差收窄,資金流向逆轉,熱錢流出我國。降準可能推動利率一定程度下降,減緩熱錢流入,為我國未來貨幣政策轉向預留空間,減緩未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從長遠角度來看,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將對各國帶來較大的外溢效應,我國也難以置身事外,降準也是我國央行跨週期調節的舉措。”

展望未來,孫國峰重申,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主要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兼顧內外均衡,更好支援實體經濟,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值得期待。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設立支援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對此,孫國峰也在發佈會上對這一工具進行詳細闡述:碳減排支援工具的設計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充分體現公開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確保工具的精準性和直達性。“可操作”,即明確支援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領域,包括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可計算”,即金融機構可計算貸款帶動的碳減排量,並將碳減排資訊對外披露,接受社會監督。“可驗證”,即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驗證金融機構披露資訊的真實性,確保政策效果。

與此同時,政策也將全面發力,加強對民營和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援。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人民銀行將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開展“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援個體工商戶發展專項活動,持續做好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他還説,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推動已出臺的措施落地落實,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重點地區,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工作,強化對糧食安全、種業發展等領域的金融支援,做好風險防範,努力形成金融支援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央行詳解「全面降準」「碳減排支援工具」 穩健貨幣取向未變 支援實體更多政策可期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1-07-14 08:34:58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改變。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