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公租房轉租亂象,夯實監管是基石

來源:新京報 2018-10-30 17:10:50

據10月29日新京報報道,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對外發佈了《關於嚴格違規轉租轉借公共租賃住房家庭資格管理等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規定嚴禁轉租、轉借公共租賃住房,要求各區住房保障部門應當將取消違規家庭各類保障房資格,並將資訊記入不良資訊檔案,自取消資格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允許該家庭再次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及共有産權住房。

規範公租房行為再次被北京市政府提到如此的“立法”高度,足以表明政府對城市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權益的重視程度,也表明政府對公租房市場亂象的整治決心。而且,此次出臺《通知》對違規轉租公租房的懲治力度或處罰成本比以往任何規定都要嚴厲,意在通過提高違規轉租成本增強監管的威懾力,讓違規轉租公租房的家庭提高自律意識,增強對法規的敬畏意識,確保公租房申報的真實性,從源頭上遏制公租房轉租的亂象。可以説,北京市政府此次為全國整治公租市場亂象起到了表率作用,也提供了示範樣本,值得全社會稱道。

公租房作為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保障住房,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意在讓城市低收入家庭在城市住有其所,安心城市工作和生活,而如果出現公租房被轉租出去的現象,除了一些特殊原因比如某些家庭為了工作生活方便,可能在離工作最近、或生活方便的地方再租房而讓申報的公租房轉租給別人的現象之外,它絕大程度上反映了公租房本身存在不少漏洞:或是申報公租房家庭本身不符合申報條件而申報,到手之後自己根本不居住而轉租給別人從中牟利;或是申報機構相關人員與申報者相互勾結,讓公租房成為一種暗地利益輸送的通道;或是公租房本身制度設計存在疏漏,比如一些地方的公租房會向國有企業、重點企業傾斜,而這些企業的職工本來就有較好的待遇。這就導致保障性住房沒有流向最需要保障的家庭,成了某種形式的企業內部福利。這應該是公租房發生轉租的重要原因,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嚴重侵蝕了真正需要公租房家庭的利益,也浪費了有限的房産資源,造成了國有資産的流失,更加劇了房租市場的亂象,為一些房産仲介興風作浪創造了有利條件。

公租房轉租亂象並不是今天才孽生的新鮮事,其實是一种老頑疾。而導致這種現象久治不愈的原因,就是違規處罰成本太低。

還有就是申報過程的監管缺位,導致分配環節出了問題或被扭曲了,讓後面的嚴防死守存在較大困難;另外分配製度本身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問題,最後還有沒有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管全力,靠單一的房管或住建部門監管力量有限,監管資訊也不靈敏,導致監管軟弱渙散,同時對一些房産仲介的網站推波助瀾也缺乏必要的審核和整治。

由此,遏制公租房轉租亂象,如何夯實監管才是基石,否則出臺再嚴厲的政策規定都將無濟於事,無法扭轉公租房轉租失范的秩序。從當前看,應重點從四方面入手:

首先是抓住關鍵源頭,抓好公租房申報和申批環節的監管,將不符合公租房申報標準的家庭有效擋在公租房大門之外;同時加強多部門參與審核監管,徹底封堵單一部門審核不足或流於形式、甚至是故意進行暗地利益輸送行為,消除分配環節的“貓膩”,為凈化公租房市場營造有利條件。

其次是應該加強懲戒力度,建立社會立體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資訊的靈敏性和及時性,提高違規轉租、騙租的違法成本,讓公租房違規轉租行為無處遁形。可嘗試信用聯合懲戒的方式,消除以往單部門處罰措施有限、力度不大的局限性,提高多部門聯合懲戒的威懾力;同時,除了進入個人徵信“黑名單”之外,配以限制其乘著交通工具、限制銀行信貸等懲戒措施,更為嚴厲的是取消終身申報公租房資格,真正讓不符合申報條件的、弄虛作假的家庭不敢申報、讓乘機借公租房撈取私利的無法得手。

此外還可考慮補貼改變方式,由過去實物租房向今後貨幣化補貼轉化,即除了加強資質審核這條路之外,將來的住房保障工作應多采取貨幣化補貼方式,比如給低收入家庭發“租房券”,讓他們到市場上自己租房。

而加大對房産仲介的整治力度亦不能忽略,建立相應制度來約束房産仲介向租房市場提供公租房資訊的行為,發現一起嚴厲查處一起,用取消房産仲介資格、終身禁止行業準入來威懾房産仲介,為公租房市場的健康發展掃清障礙。

財經評論人 莫開偉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遏制公租房轉租亂象,夯實監管是基石
來源:新京報2018-10-30 17:10:50
公租房轉租亂象並不是今天才孽生的新鮮事,其實是一种老頑疾。而導致這種現象久治不愈的原因,就是違規處罰成本太低。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