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稅這麼收 炒房者將受到一萬點傷害

來源:央視新聞 2017-11-07 15:22:32

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談及地産稅,明確未來的地産稅將按照房屋評估值徵收。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地産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産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地産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地産稅制度。


定了!地産稅這麼收!炒房者將受到一萬點傷害


地産稅徵收原則確立


肖捷在上述文章中,首次明確了地産稅將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地産稅立法和實施。


01


立法先行


在稅收法定原則下,任何新稅種必須先立法後徵收。因此,“立法先行”已是社會普遍共識。


02


充分授權


“所謂充分授權,應該是給地方政府充分授權,讓地方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具體實施方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説。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馮俏彬也持相同觀點:“各地房地産情況差異大,因此地方政府對當地房地産情況更熟悉,給地方充分授權,讓它在授權範圍內選擇具體開徵時間、適用稅率、徵收對象,從而有利於地産稅平穩落地。”


肖捷表示在中央統一立法和稅種開徵權的前提下,根據稅種特點,通過立法授權,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許可權,地方稅收管理許可權主要集中在省級。


03


分步推進


“分步推進原則意味著地産稅徵收,可能採取先城市後鄉鎮、先市民後農民、先企業後個人策略逐步實施。”中國稅務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焦瑞進認為。


房屋的評估值如何確定?


此次肖捷文章提到對工商業房地産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地産稅,此前業內達成共識的按評估值徵稅首次明確。


業內專家表示,房屋的評估值應是房屋市場價值,而非房産原值(即購房時價格),但由於近些年房價上漲較快,因此最終評估值應該會有折扣。


現行的針對工商業房産徵收的房産稅,是對房産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算,具體標準由地方確定。


如果地産稅來了,誰受影響最大?


在中心城市囤積了大量住宅的人


傷害指數★★★


從目前民意來看,在中心城市實施“累進制、懲罰性”的房産稅,是很有可能的。擁有多套房産的人壓力會非常大,到時候會出現集中拋盤,對中心城市短期房價構成影響。這可能意味著,囤積大量房子的人財富將顯著縮水。


盲目購買了旅遊物業、養老地産的人


傷害指數★★★★


如果不是頂級旅遊區,不是配套好、位置佳的房子,旅遊地産只能等著免征地産稅。如果不能免征,則其持有成本大增,加上利用率不高,這類房子將成為雞肋。


盲目購買了三四線城市郊區、新區住宅的人


傷害指數★★★★


絕大多數三四五線城市人口增長乏力,各地圍繞著高鐵站建設的“高鐵新城”很多都非常荒涼。如果你盲目在這些地區購買了住宅,未來開徵地産稅後也會非常慘。


加杠桿、超承受能力買多套房的白領


傷害指數★★★★


如果地産稅的開徵,會讓房價進入一個平穩期,房子很難套現。這些人“死扛現金流壓力”的期限就會加長,生活會變得比較痛苦。


在三四線城市囤積了大量住宅的


傷害指數★★★★★★


相對而言,這種人更慘。即便在三四線城市不實施累進制、懲罰性的地産稅,他們持有房産成本也將大增。但由於多數中西部三四線城市人口增長乏力,很多家庭都擁有多套房,所以很難通過出租轉嫁地産稅,而賣房子很有可能找不到“接盤俠”。


手中有多套房、負債率非常高的炒房者


傷害指數★★★★★★


地産稅如果出臺這個消息,就足以對這類人産生巨大的壓力。因為消息公佈後,會加劇市場的僵持,目前仍然拿了很多房子、承擔巨大債務的炒房者,將會非常困難。他們只能選擇斬倉,否則房子可能斷供被銀行申請查封、拍賣,到那時套現價格會更低。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房地産稅這麼收 炒房者將受到一萬點傷害
來源:央視新聞2017-11-07 15:22:32
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談及房地産稅,明確未來的房地産稅將按照房屋評估值徵收。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産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産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産稅制度。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