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每個城市都來了一億人!”文旅“熱”澎湃經濟脈動
來源:新華社2024-05-20 09:45:33
大字

【文旅“熱”澎湃經濟脈動】“每個城市都來了一億人!”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旅遊佔據“頂流”,網友形容各個景點都是“人從眾”。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

一段時間以來,從文化場館到商業街區,從紅色旅遊到鄉村旅遊,從短途周邊遊到遠距長線遊,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文旅消費潛能持續釋放。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新華社記者閆馨禾在採訪中發現,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受到追捧,穿上唐裝漢服沉浸式打卡千年古都,已經成為西安的街頭風尚。“不管是在頗具古風的西安鐘樓、西安城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傳統地標,還是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等新興旅遊景點,身著唐裝漢服的年輕人隨處可見,‘漢服體驗’是年輕一代最熱門的遊玩方式之一。”閆馨禾説。

西安漢服店經營者李森琦告訴記者,來西安旅遊的大部分遊客都會來體驗一下漢服文化,主力人群是青年,主要年齡段是“90後”。“近幾年來漢服館發展起來了,‘非遺’的元素也慢慢越來越多,漢服的文化含量也在提升。”漢服愛好者張嘉傑説。

把白天交給“City Walk”(城市漫步),夜晚留給“City Drink”(城市之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夜經濟”正讓城市文旅煥發更多活力。

“恭城油茶”來自瑤鄉,2008年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品嘗。

今年“五一”假期,已納入監測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7257.58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去年同期增長6.9%。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賴富強表示,讓夜間經濟更有地方特色,還通過以城區、縣城為主的發展載體,讓夜間經濟更有積極性,把它的豐富多彩更好地表現出來,更好地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

“爾濱”出圈、進“淄”趕“烤”、“天水麻辣燙”、榕江“村超”……隨著旅遊業發展和消費者需求升級,各旅遊目的地不斷挖掘文化底蘊,打造特色項目,提升消費品質,為遊客帶來更多新鮮和驚喜。

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王亞磊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旅遊+演藝”“旅遊+體育”“旅遊+美食”等的跨界形態反映出一種旅遊目的多元化的趨勢,這也倒逼旅遊供給側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針對當下已經成為旅遊消費主力的年輕人群體,旅遊産品的設計和創新關鍵是要如何滿足他們愛分享、注重情緒價值的需求,比如進一步挖掘夜遊、農遊、徒步遊、博物館遊這些小眾細分賽道,核心都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開發旅遊産品。”王亞磊説。

目前,全國已建成A級旅遊景區1.57萬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339家。旅遊景區類型從傳統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跡,逐步拓展至鄉村、冰雪、紅色、主題公園等,産品體系更加完備,更好滿足廣大遊客觀光、休閒、度假,以及研學、教育等多層次立體化的需求。

從循著博物館去打卡,到跟著演唱會去旅行;從美食之旅、紅色之旅,到非遺遊、研學遊,人們越來越注重旅遊中的文化元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重要的旅遊方式。

在洛陽博物館參觀的遊客謝瑩説,博物館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社教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能夠近距離地感知文化、感知歷史,博物館成為我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到安吉、桐廬尋山,在都江堰、平潭親水,去彌勒、景洪感受民族風情……“縣域文旅熱”的興起,也打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窗口。

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王亞磊在採訪中説,這兩年美食、電視劇、演唱會甚至一個網路熱梗都可能帶火一個城市的旅遊,比如説最近的熱播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又推熱了新疆阿勒泰。“未來的文旅發展要緊密圍繞這些破圈、跨界,打破對傳統景區景點的依賴,鼓勵新業態引領、新場景打造,而且要有打包城市行銷的概念,重塑城市形象,由‘網紅’變為‘長紅’,持續釋放消費活力。”王亞磊説。

大江南北,湛藍的海、青翠的山、蔥郁的林,無不撩撥心弦,文旅市場的“百花齊放”,不僅凝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經濟持續向好的生動寫照。

記者:

張夢潔、孫正好、王佳琳、閆馨禾

武思宇、梁舜、黃凱瑩、陳露緣

田子駿、張彩霞、楊靜、任卓如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