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95後白領辭職當菜販稱“穩定安心”:日子是自己的
來源:杭州網2023-11-14 11:02:59
大字

【95後白領辭職當菜販稱穩定安心】從杭州余杭區的出版社到蕭山區的菜市場,95後小夥林龍覺得自己找到了心裏想要的“穩定”。

“這裡的大青菜、大白菜、蘿蔔、萵筍、茼蒿都是我們自家種的,我家種的玉米尤其受歡迎,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六七百斤。”11月13日,在杭州市蕭山區東門菜場的攤位前,林龍向記者介紹著攤位上的蔬菜。

4年多前,林龍還是余杭區一家出版社的員工,朝九晚五的生活,輾轉于不同學校送樣書,一週三四次的同事聚餐,下班後健身、打球,都是他曾經那段城市生活的組成部分;而如今,與之相伴的,除了父母妻兒,則是家中44畝菜地和眼前這個不到10平方米的菜攤。

“我不遺憾,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現在的生活讓我覺得很安心。”説起過去的生活與過去的朋友,林龍沒有停下手裏的活。

賣菜並不“掉面兒”

一身黑色的防風外套,圓圓的臉配著有些黝黑的皮膚,埋頭默默剝著玉米皮……比起尋常見到的菜場生意人,林龍顯得更安靜內斂些。

“嘗嘗!你吃了就知道了。”聊起自家玉米,林龍變得健談起來,迅速用小刀切下一小塊遞給記者。聽到記者的誇獎,林龍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為了保證蔬菜的新鮮,林龍的父母每天淩晨1點多就要下地去割菜。他則在每天淩晨3點起床,騎上三輪車將父母剛從地裏摘下來第一車蔬菜運往菜市場,4點多開始擺攤,晚些時候父母又載來第二車蔬菜,三人一直忙到晚上7點半左右收攤回家……這樣的生活,林龍已經過了4年。

大專畢業後,林龍先後做過汽車美容、維修,保險,出版等行業,穿梭于大城市的樓宇之間,他心裏時常有著“不安定”的漂泊感。

2019年5月,林龍和同在出版社的妻子結婚後,在外租房、日常開銷等經濟壓力,更讓他開始認真思考起自己想要的生活。

年輕人的衝動往往只在這一念之間,幾個月後,他便迅速放棄了出版社工作,回到父母經營了二十多年的菜攤。

最初,他的父母並不同意這件“掉面兒”的事。他們無法理解明明可以奔向光鮮生活的年輕人,非要踏進充滿苦累的泥濘的土地裏。“剛開始很多人背著他來跟我們講,年紀這麼輕竟然來賣菜,沒有出息,我們聽著心裏也很難受。”林龍的母親陳桂芹説。

但林龍沒有在意週遭的這些議論。“雖然累了點,但每天和不同的面孔打交道,大家吃得滿意我也開心,也沒人管,挺自由,做得好壞都不用挨老闆罵。”

從剛開始的起不來床,攤位上蔬菜擺放手忙腳亂,到現在的熟門熟路,另一種忙碌之下,曾經那種對生活狀態的迷茫和懷疑,似乎正在林龍心頭淡去。

“年輕人總是想自己創業,自己做老闆,開店開廠,但能力不允許的時候,還是腳踏實地工作最實在。”林龍説,靠自己的雙手掙錢,沒什麼丟臉的。

未來的生活,走一步看一步

這幾年,隨著外面賣菜的小店越來越多,林龍家的菜場生意受到了不小影響。

在菜攤生意上連軸轉了近半年,林龍萌生了新想法。從接手攤子開始,他有意識地開始加客戶的微信,希望能開闢一條線上銷售路線。

2021年,他拉了一個叫“東門菜場~7號玉米大家庭”的群,裏面都是想要購買蔬菜和玉米的客戶。他每天還會拍些小視頻發在群裏,“這樣他們就知道,這是我們自家的東西,吃得也放心。”

短短兩年,群裏的人數就從最初的80人發展到了250多人。林龍一天裏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就是看到客戶發在群裏説“好吃”。

林龍母親陳桂芹告訴記者,兒子的方法確實起了很大作用。過去,他家拉去菜場的玉米在收攤時還能餘下大半袋;如今,一天就能賣掉四五麻袋,除了杭州本地,不少來自北京、上海、江蘇、福建等地的客戶也會向他線上訂購玉米。

“小夥子很勤快,他這麼年輕很不容易。”在林龍家菜攤隔壁擺攤的張麗和陳桂芹年紀相近,談起林龍讚不絕口,她説,兩個女兒出嫁前也常常來菜場幫忙,如今出嫁後只偶爾來菜場幫把手,“菜場太辛苦了。”

幾年菜場生意,雖則有了“安心”的感覺,但林龍也著實體會著父母這份工作的辛勞與不易。

採訪間,記者隨口問了林龍一句是不是95後,他點點頭,又不好意思地笑笑説,看著不像吧?林龍的微信頭像還是好幾年前的照片,照片裏的他面龐白凈,衣著時髦,面容也更瘦削些。“現在的衣服,只要穿著暖和就行。”林龍説。

如今,林龍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大兒子上幼兒園。相比過去的“白領”生活,如今確實多掙了些錢,但壓力仍然不小。“種菜承包土地要錢,施肥打藥要錢,兩個小孩也要花錢,每個月還有房貸要還。”林龍説,今年7月,兩個孩子送去了溫州丈母娘家,自己稍稍舒了口氣。

“走一步看一步吧,沒有誰能立馬想出方案來。還是要看時機,光憑想像可不行。”談起未來打算,林龍的話裏透出超出這個年紀的成熟來。

採訪後記

採訪回來的路上,記者和網約車司機談起了林龍。

司機也是一個90後。在開網約車之前,他在體制內工作了十年。

談到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感覺越來越願意回歸土地,選擇種地、選擇賣菜時,司機説出了自己的理解:土地和尋常煙火,大概能治好職場焦慮和精神內耗。

而心安,恰恰是這個如此卷的現實裏,最為稀缺的東西之一。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