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連續高溫中暑人數激增 中暑分為哪些階段?
來源:新京報2023-06-25 15:43:11
大字

【連續高溫中暑人數激增】6月22日以來,北方多地出現37℃以上的高溫天氣,6月24日北京觀象臺觀測史上首次連續三日超40℃。連日酷暑使得中暑人數激增。新京報記者採訪應急總醫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繆國斌,解答高溫天氣下如何避免中暑,如何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等相關問題。

持續高燒40℃應馬上就醫,高溫時段要暫停戶外作業

新京報:近期連續高溫,應急總醫院急診有沒有接到相關的患者?這些患者的特徵是什麼樣的?

繆國斌:最近半個月,由於高溫天氣持續,應急總醫院急診接診了多個中暑、猝死的患者,他們多為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有的老年人出於省電或是怕關節受涼的原因,在家沒開空調,等家屬發現時已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有部分中暑患者送到醫院時,已處於重度中暑狀態,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新京報:中暑分為哪些階段?熱射病的症狀是什麼?

繆國斌:中暑分為三個階段,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在高溫環境下突然出現出汗量增多、耳鳴、眼花、頭暈、噁心、口渴、無力、四肢發麻、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低燒等症狀。

如發生先兆中暑症狀沒有及時處理,可轉變成輕度中暑,主要表現為體溫在38℃以上、皮膚濕冷、面色潮紅或蒼白、出汗量增多、血壓下降、直立性頭暈、脈搏細弱、心率快等。

重症中暑又可以分為熱衰竭、熱痙攣、熱射病。熱痙攣的中暑患者主要表現為活動中或者活動後痛性肌肉痙攣;熱衰竭中暑患者的症狀為大汗淋漓、頭痛、極度口渴、乏力、噁心嘔吐,體溫高、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

熱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種,是指由於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産熱大於散熱,導致身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例如譫妄、驚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

新京報:容易中暑的人群是哪些?

繆國斌:國家疾控局此前發佈的《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指出,高溫熱浪健康防護的重點人群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敏感人群,如兒童、孕婦、老年人等人群;第二類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如迴圈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與行為障礙、腎臟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類為戶外作業人員,如農民、建築工人、環衛工人、快遞員等人員。

夏季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時應注意,在高溫天氣裏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體育運動,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高溫中暑,甚至死亡。

新京報:這些重點人群中暑了怎麼辦?

繆國斌:對中暑的人員,首先應將中暑患者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脫掉鞋子、讓其平臥,頭部放低,保持患者呼吸暢通;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對於能飲水的患者應鼓勵其多喝涼開水或其他飲料,不能飲水者,應將其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如高溫下發生有人昏迷的現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抬放至通風陰涼處,澆涼水以降低昏迷者的體溫,隨後要持續監測體溫變化,高燒40℃左右持續不下的要馬上送至醫院進行液體復蘇治療,千萬不要當作普通中暑而小視,耽誤治療時間。

新京報:高溫天氣裏,戶外作業的人需要注意什麼?

繆國斌:目前應急總醫院接收到的戶外作業人員中暑情況很少,今年北京市應急局、衛健委都提前發佈預警,提醒高溫時段停止戶外作業,減少戶外活動。

對於戶外作業人員來説,首先需要做好防曬措施,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還要備好必要的防暑藥品,比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除緊急搶修外,儘量避開高溫時段,趁早晚較為涼爽的時間抓緊施工。

除此之外,我們也遇到過被氣瓶炸傷的患者。夏天氣溫比較高,將氣瓶直接放置於露天,高壓氣體在烈日的照射下溫度上升,體積膨脹,嚴重的會發生氣瓶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少吃冷飲喝冰水、空調溫度別太低,高溫天保持好習慣

新京報:為什麼高溫天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繆國斌:因為天氣炎熱,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為了散熱,血液集中于體表及四肢,導致心臟、大腦的供血相對減少。同時,人體出汗較多,體內水分流失增加,血液變得黏稠。這時候,如果出現情緒激動等誘因,心臟、大腦就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如心梗、腦梗、腦出血。

除此之外,人們在夏天喜吃冷飲、喝冰水,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腹瀉等症狀,引起鈉、鉀等電解質紊亂,進而可能導致腦細胞、心肌細胞功能障礙,誘發腦卒中、心肌梗塞等。我們近期接到一個40歲的患者,他在大量吃冷飲後上吐下瀉,到醫院後出現胸悶的症狀,檢查發現他的心電圖變化很大,判斷他為血管痙攣導致的心梗。

新京報:怎麼樣在高溫天氣避免突發心腦血管疾病?

繆國斌:當氣溫超過35℃時,平時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提高警惕,勤通風換氣,使用電扇或空調,避免重體力活動和不必要的外出,嚴防中暑。有些年輕人喜歡把空調開到18℃,室內外溫差大,容易出現血管痙攣,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有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夏季人體排汗可能會使血壓變低。有些患者認為,天熱了,血壓正常了,就不用服降壓藥了;夏天胃口不開,吃得少,就可以停用降脂藥,這都是很危險的行為。

患者服用的一些降壓藥物,不光有降壓作用,同時還具有保護血管內膜、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調脂藥物除了降低血脂,也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的作用。因此,夏季不能隨便停用降壓、降脂藥物,一旦停用可能導致血壓、血脂忽高忽低,出現危險。心臟病患者外出旅行時,須隨身攜帶硝酸甘油、亞硝酸異戊酯、速效救心丸等抗心絞痛的藥物。

最後,患者應糾正錯誤的生活習慣。西瓜雖然解暑,但不宜多吃。少吃或者不吃冰飲、雪糕,夏天最好的飲料是涼白開。

新京報:高溫天氣還有哪些風險點,如何預防?

繆國斌:空調建議控制在26℃左右,室內外的溫差控制在6℃至8℃。高溫時運動應注意補充水分,降低運動強度,避免驕陽,且穿淺色透氣衣服。

高溫狀態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口渴才喝水。不得不從事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運動飲料可以幫助人們在流汗的過程中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鹽分與礦物質。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飲食儘量清淡,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