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鞏俐丈夫其實是法國“國寶”】最近,鞏俐夫婦出現在法國總統馬克龍隨行團的畫面頻上熱搜。人們不禁問,鞏俐的丈夫有何來頭?實際上,雅爾是法國國寶級音樂大師,獲得過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最高等騎士勳位,42年前就曾來華演出。
4月5日,鞏俐坐著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專機抵達北京。她的丈夫讓-米歇爾·雅爾走在前面,全程提著行李箱。
當晚,馬克龍出席第17屆“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開幕式,鞏俐和雅爾也現身觀眾席。
很多中國網友對鞏俐很熟,對馬克龍也不陌生,但對雅爾並不了解。
雅爾是法國國寶級音樂大師,獲得過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最高等騎士勳位,42年前就曾來華演出,是馬克龍此訪隨行人員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文化界代表。
“雅爾多年來和中國交流頻繁,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見證者。面對中國40多年來日新月異的發展,雅爾的評價很高。”同濟大學法語區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嵐表示。
和中國的深厚緣分
2019年,鞏俐夫婦就開始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活動站臺捧場。
先是這年3月底,馬克龍在巴黎愛麗舍宮舉行中法外交晚宴,鞏俐和雅爾攜手亮相↓↓
其實,雅爾參加這些活動,不僅僅是因為鞏俐,更因為他和中國由來已久的緣分。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雅爾就來過北京,受邀給音樂學院的學生們講大師課。
“我去的時候帶了兩個音樂合成器,這在當時的中國是前所未有的,他們很震撼。我也很震撼,因為當時很多人甚至趴在窗戶外(聽我講課),大家都想參與這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多年後,雅爾對那一幕仍然記憶猶新。
他還記得,當時有人對他説:“你不會説中文,但是你懂中國。”
1981年,雅爾在中國接連辦了5場演奏會,2場在北京,3場在上海。
“這其實是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牽線實現的。雅爾本人後來也一直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慈善大使。”姚嵐説。
雅爾由此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簽:新中國成立後,首批獲准來華演出的西方音樂家之一。
他不止一次形容當時演出的感覺“像在月球一樣”,很特別,留下了很多溫暖的回憶——
他邀請了中國的音樂人來合作演出,共同演繹了一曲《漁舟唱晚》,因此感受到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的魅力。
項目遇到不少困難,中國方面想方設法幫他解決,給了他最好的設備、最熱烈的歡迎。他感慨説:“這個項目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我們都很開放,互相幫助。”
他走的時候,還將一輛中國産的摩托車帶回了法國。“當時在法國,那是唯一一輛中國産的摩托車。”
而此時的雅爾不會想到,23年後再來中國演出,他又和摩托車發生了一段趣事。
2004年,為慶祝中法建交40週年,雅爾受邀重返北京,參加中法文化年開幕式演出。在表演的後半段,他要從紫禁城快速趕到天安門。他説開車去,中方工作人員告訴他:“不行,上一次開車穿過天安門的人是末代皇帝,不能開車過去,要不我們騎摩托車過去吧。”
於是,一行人就騎著摩托車從紫禁城到了天安門。“那天還是直播,這個場景讓我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非常瘋狂。”雅爾説。
此後,他多次來到中國,驚訝于中國的發展速度,讚中國是“21世紀和未來的代表國家”。
“法國電子音樂教父”
雅爾和中國結緣,歸根結底是因為音樂。
雅爾出生於1948年,父親是一位電影配樂作曲家,成日忙於工作而忽略家人。後來,由於父母離婚,他開始跟著祖父生活——祖父是帶他走進電子音樂世界的領路人。
十一二歲時,他收到了祖父送的一台二手錄音機,於是每天拿著它待在陽臺上,花幾個小時記錄街道上的聲音。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地試著倒放磁帶,“感覺像是一個外星人在和我説話”,從此沉迷于對各種音樂的探索。
不久之後,他開始和朋友們玩起了樂隊,上世紀60年代後期還領導了一支朋克樂隊。但在這個階段,他的努力並沒有激起太大水花。
直到1976年,他的專輯《oxygene》橫空出世,在全球銷量超過1800萬張,他一下成了“法國電子音樂教父”。
但這時,雅爾和他的電子音樂離中國還很遠。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選擇主動融入世界,主要通過經濟貿易活動加強了同西方國家的聯繫和往來。1980年10月,法國總統德斯坦訪華,是中國提出改革開放政策後接待的第一位西方大國元首,這一時期的中法關係以發展經貿合作為重點,而人文交流進展相對緩慢,還不具備成熟的交流機制。”姚嵐介紹説。
隨著局面逐漸打開,雅爾將全新的電子音樂帶到了中國,讓觀眾大開眼界。
雅爾喜歡“破紀錄”。1979年,他在巴黎的一場表演吸引了百萬觀眾,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1990年,同樣是在巴黎,他的一場演出吸引了250萬觀眾;1997年,他在莫斯科紅場演出,觀眾數量達到了驚人的350萬。
2016年,雅爾還和曝光“棱鏡門”的斯諾登合作,共同錄製了一首電子音樂《出口》,引起了不少關注。
不過,對許多年輕的中國網友而言,第一次聽説雅爾的名字是在2019年,他和鞏俐宣佈結婚。
兩人很少公開談論愛情故事的細節。但雅爾曾透露説:“我們第一次相遇,就對彼此一見鍾情,感覺已經相識很多年了。”
婚後,夫妻倆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梁。
中西文明互通互鑒的典範
“中法兩國的人文交流可以追溯到17世紀。1964年,法國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2004年,中法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姚嵐介紹説。
早在1999年,中法就確定要互辦文化年。
新時代以來,中法人文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
“2014年正值中法建交50週年,9月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正式啟動。”姚嵐説,“這一交流機制,涵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媒體、旅遊和地方合作等8個合作領域。隨著這一‘高級機制’的建立,雙方在各領域的人文交流合作,被納入到具備頂層制度設計的體系中。”
以人文交流的重點領域教育為例,近年來,中法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涉及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學生交流、語言教學、人才聯合培養、合作辦學、教育督導等各個方面。
法國目前是與中國合作辦學的第三大國,20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佔法國國際學生數量的第三位。
文化交流也是馬克龍此行的一個重要環節。
“鞏俐夫婦此次參加的‘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就脫胎于2003-2004中法文化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姚嵐説。
本屆“中法文化之春”將持續整個春夏,從4月到7月在中國20多個城市開展,涵蓋音樂、戲劇、電影、美術等多個領域的60多個項目,包括演出、展覽、文化論壇、電影周、青年交流等各類活動。
“2024年將迎來中法建交60週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2019年發佈的《中法關係行動計劃》就提出了舉辦中法文化旅遊年的設想,終於即將實現。同時,2024年巴黎將舉辦奧運會,中法兩國將抓住這一重要契機,大力提升賽事籌辦和競技體育合作水準,續寫兩國體育交流佳話。”姚嵐説,“相中法兩國的人文交流是在不同層面上、多樣性之間相互包容和和平共存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