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進行時,各個主産區搶抓農時,加速推進秋糧收穫。相應加工工藝、儲糧技術不斷迭代更新。
黑土地上玉米喜獲豐收
吉林,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是我國重要的“黑土糧倉”。在位於松遼平原腹地的吉林農安,9000多畝玉米迎來收穫期。一台臺收割機在金燦燦的玉米地裏穿梭作業。記者看到,今年玉米長勢喜人,色澤金黃,籽粒飽滿。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收穫期預計持續到10月下旬。
村民陳忠國對秋收充滿信心。“今年玉米産量非常好,又是一個豐收年。我們合作社出動了5台收割機進行作業,用不了幾天就能收割完畢。機械收割的效率非常高,省時又省力。”
對於玉米收割來説,一大難題是如何處理玉米秸稈。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收割機一邊收割,一邊就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秸稈還田覆蓋在地表,像給黑土地蓋上了一層被子,避免表層黑土不受風蝕水蝕。同時,秸稈腐爛在地裏,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物質,有利於培肥地力,使黑土地變得越來越厚。
在田間地頭,記者還看到,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給黑土地“做體檢”,持續觀察秸稈還田的效果。“通過優良品種篩選、秸稈覆蓋還田條帶耕作等技術,實現黑土保育與糧食穩産增産協同發展。”科研人員陳學文説。
透視玉米“深造之旅”
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構築起國家糧食安全的“金色堡壘”。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玉米深加工産業鏈不斷延伸。此時此刻,多地的玉米深加工車間一片忙碌。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田間地頭的金黃玉米經過收割和脫粒,搭上運輸卡車來到加工廠,開啟“深造之旅”。整車的玉米粒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進入地下的輸送通道。第一站先過個“安檢”,目的是把石子、沙土等雜質清理出去,得到凈糧。
接著,玉米粒要在密閉的鋼罐裏泡一個“酸性澡”,然後再經歷研磨機和離心機的“千錘百煉”。這樣一來,玉米粒中的澱粉就被逐步分離出來。呈乳狀的澱粉經過進一步的分離、洗滌,一部分進入脫水乾燥工序,變成商品澱粉出廠,就算“提前畢業”了,另一部分則繼續“深造之旅”。
澱粉乳水解為澱粉糖,再經過發酵與聚合工藝,變成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工人們將聚乳酸顆粒在高溫下融化,融化後的粘稠液體被注射到各種模具內。經過冷卻,由玉米“變”成的吸管、刀叉、杯子、盤子等各種日常用品終於揭開“面紗”。和最初的形態相比,現在的它們身價倍增,市場需求旺盛。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玉米深加工製品被使用廢棄後,可在土壤中降解,進而實現“從地裏來、回到地裏去”的迴圈。
科學儲糧有“新招”
秋收時節,如何讓農民減損增收,科學儲糧非常關鍵。
這兩天,吉林松原的農民林艷龍正在自家院子裏安裝“玉米棧子”。玉米棒水分高、存放難,過去一般的做法是等到秋收結束後,直接隨市場價就賣了,還要扣除相應的烘乾費。今年,當地將科學儲糧技術直接送到了家門口,鼓勵農民安裝“玉米棧子”。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玉米棧子”一般3米多高、內寬1.6-1.8米,由鋼管和鐵網或聚丙烯網製成,遠遠看去如同一棟“迷你樓房”。收回來的玉米棒存放在“玉米棧子”裏,既解決了通風問題,還不用擔心存儲安全問題,農民想什麼時候賣就什麼時候賣。
林艷龍算了算賬,安裝“玉米棧子”後,加上一些政策補貼,自家的180畝玉米一年可增收六七千元。
為了減損增收,各地因地制宜推廣科學儲糧技術。在一些地方,各種成本低、易操作的立體儲糧用具正在得到應用。
(記者劉柏煊趙文彬張旭成苑競瑋張傲然劉悅欣姜智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