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汽車産業畫出復蘇曲線 以舊換新順應市場需求
來源:證券時報2022-07-04 14:16:07
大字

【汽車産業畫出復蘇曲線】汽車作為我國重要的支柱型産業,可以有效帶動相關産業發展,並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近期,國務院印發《紮實穩住經濟的所有政策措施》為汽車産業近期發展定調,財政部、稅務總局迅速跟進出臺燃油車購置稅減免措施。同時,各地方也紛紛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通過購車補貼、以舊換新等手段,激發汽車消費市場活力,進而推動國內經濟生産復蘇。

在政策刺激下,汽車消費市場強勢復蘇。據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1日~26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42.2萬輛,同比增長27%,較上月同期增速提升4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7%。

汽車相關産業在證券市場的表現,也反映出産業正在逐步回暖。6月1日~30日,汽車整車累計上漲近17%,汽車零部件漲超15%,汽車服務漲幅也接近10%。新能源汽車相關板塊中,新能源車、鋰電池均漲超16%。

受訪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汽車單價較高,上下游産業鏈豐富,據估算汽車行業産值佔到全國GDP的15%。以促進汽車消費作為抓手,將對提振國內經濟市場復蘇起到很好作用。

以舊換新順應市場需求

5月31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佈公告,對於符合條件的汽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以購買20萬元的汽車估算,按此前政策需繳納車輛購置稅約1.77萬元,減半徵收可省約8850元。

購置稅減徵作為提振汽車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輪已是國家第三次使用。此前,在2009~2010年和2016~2017年,國家先後實施過兩輪購置稅減免政策。通過提振汽車消費,有效促進市場消費增長,對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5年國內經濟下行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次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後,很多地方政府先後推出配套措施,如鼓勵以舊換新、汽車下鄉、增發汽車牌照等。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記者表示:“從國家層面來看,反覆強調要激活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的消費,從而提振整個市場,這是一個大的方針;汽車是其中的大頭,汽車消費上去了,會對整個市場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以舊換新”成為本輪促進汽車消費的重要發力端。不僅是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所有政策措施》提出取消二手車限遷、放寬二手車流通限制,多地也出臺相應配套政策,並拿出大量“真金白銀”投入到汽車以舊換新上,對於二手車報廢、轉出和置換予以高額補貼。

“我們已經進入了汽車社會,總的汽車保有量已超過3億,有相當數量的汽車消費是通過置換來實現的,政府鼓勵消費者以舊換新,正好順應了實際的市場需求,如此一來,不僅拉動了新車消費,對二手車市場也起到一個活躍作用。”羅磊表示。

“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對市場的拉動效果明顯。”北汽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經終端反饋,政策發佈第二周,北汽旗下全係車型銷量都有階段性大幅提升。由於政策顯現還需一段時間,相信市場銷量未來還將得到進一步增長。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等政策有針對性地鎖定二手車人群,預計二手車置換人數會顯著上升。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撰文表示,2.0升以下車型相較1.6升以下車型選擇更多,也更符合換購的升級需求。2009~2017年高增長期內首購車消費群體已逐步進入換車週期,若設定10年為換車週期,那麼今年進行換購的消費群體將佔到乘聯會預估年銷量2110萬輛的65%。

不過,某知名二手車品牌管理人員對記者透露,目前來看,燃油車二手市場的變化不大;取消限遷範圍擴大之後,部分地區二手車商也正在經歷轉變陣痛。“以珠三角為例,原本只有珠三角以內的國五車才能互遷,這以外的車進不來,所以收購價格會偏高;現在廣東省放開國五(互遷)後,就意味著之前收購的車輛(價格)有一定跳水。”

對此,羅磊指出,雖然短期會遭遇陣痛,但長期來看是利好的。建立統一的市場制度和規則能夠給所有參與者公平競爭的環境,讓各經營主體能夠在此環境中充分發揮創新能力,不斷推動汽車流通以及二手車流通的商業模式創新。

帶動上下游産業鏈恢復

終端銷量的復蘇也帶動了上下游産業鏈的恢復。

零跑汽車戰略與産品規劃部總經理江濤對記者表示,目前供應鏈情況相比之前已有好轉,工廠産能也恢復至接近疫情前水準。

從此前受影響最大的汽車工業重鎮上海來看,截至6月中旬,上汽乘用車、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三大車企的上海工廠單日産量已達1.3萬輛,恢復至疫情前正常水準,同時直接帶動産業鏈上下游10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恢復生産。

從各地促進汽車消費的積極態度不難看出,拉動汽車消費仍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手段。汽車製造作為現代工業的“排頭兵”,幾乎涉及所有已知工業製造類別。一輛汽車出廠,需要汽車製造業全産業鏈上數以千計的配套企業生産的上萬個零部件。據奧緯諮詢數據顯示,一輛新能源汽車包含1000個總成零件,由200余家一級供應商提供,在每家一級供應商背後又有多級供應商做支撐。結構更為複雜的燃油車,其生産製造所涉及的供應商體系更加龐大。

實際上,汽車製造業早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諸多經濟大國的國民經濟支柱産業。據“中汽協會數據”微信公眾號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零售額為4.4萬億元,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9%。各項刺激政策拉動汽車消費,將會拉動整個汽車製造業産業鏈加速運轉,同時帶動物流運輸、汽車保險等關聯産業發展,進而推動投資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拉動消費復蘇,逐步形成良性的經濟迴圈。

知名汽車分析師、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記者説,汽車作為綜合性産業,上下游關聯度很高。通過對汽車産業的刺激,可以有效拉動上游鋼鐵、橡膠、電子元器件、軟體資訊等多個行業發展,下游也會影響到石油、汽車服務等領域。當前,中國人在汽車維修及養護上每年花費約2000元/輛,也就是説,中國汽車售後市場達到3000億元的規模,並且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長。

同時,汽車製造業産業鏈長,其良性運轉將會釋放大量就業崗位,可以有效解決當前就業難題,特別是緩解大學生和技術型勞動人才就業壓力。《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年度報告(2016)》指出,汽車製造業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會帶動相關産業增加7個就業崗位。

張翔向記者表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84億輛,其中汽車2.9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4.6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31億人。當前,全國汽車維修行業每年需要新增近30萬從業人員。智慧網聯汽車人才總量預計不足2萬人,同樣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

從這些方面看,國家和地方通過一系列舉措提振汽車市場,是在當前大環境下穩經濟、促發展的重要手段。乘聯會報告指出,近期隨著主力生産地區疫情逐漸緩解,供應鏈逐漸修復,4、5月因疫情遲滯的産能和市場需求在6月開始釋放。部分企業和地方的經濟指標仍需強力保障,穩增長政策的效果要充分體現,因此産量和銷量都會持續拉升。目前,6月零售超強銷量好于行業內對政策應有的走勢預期。6月主力廠商的新能源車走勢也是超高速增長,預計今年6月新能源車零售近50萬輛,有可能創歷史新高。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