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今年能否實現5.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官方回應
來源:成都商報2022-06-28 13:58:22
大字

【今年能否實現GDP增速目標?官方回應】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趨於複雜嚴峻,經濟發展面臨新的下行壓力。今年我國能否實現5.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如何用好政策工具箱,切實穩住經濟大盤?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歐鴻在6月28日中宣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3月份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面對經濟運作中新的下行壓力,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重點抓好一個“落實”和兩個“統籌”。

一是落實落細已出臺的各項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對今年經濟工作作出週密部署,近期國務院又出臺了紮實穩住經濟所有政策措施,要加快推動各項既定政策落地見效,著力打通制約經濟迴圈的卡點堵點,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多措並舉穩定就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進一步釋放政策效應,切實穩住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近期特別是要抓緊推進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水利、交通、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落實促進汽車、家電等領域消費的若干政策,加快釋放消費潛力。

二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把提高科學精準水準貫穿疫情防控和生産生活的各方面各環節,抓緊總結推廣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因時因勢調整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堅決避免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同時搶抓時間窗口,進一步暢通交通物流,加快實現復工達産,切實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生産生活秩序正常化,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三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有效管控重點領域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特別是要進一步保障糧食能源安全和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當前主要是加快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完善産供儲加銷體系。在確保安全清潔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産能,加快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

“與此同時,為應對更為複雜困難局面,我們從解決兩難多難問題出發,常態化充實完善政策儲備工具箱,將根據情況適時及時出臺。”歐鴻説,從近期經濟形勢看,各方面按照中央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等工作,重點地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復工達産加快推進,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5月份經濟呈現邊際改善,主要指標均有所回升。更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我國完全有信心克服經濟運作中的困難挑戰,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超預期變化,確保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