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心理

3大心理陷阱:你“中槍”了沒?

發佈時間: 2015-05-18 13:54:00   |  來源: 金陵晚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這些想法你是不是也覺得似曾相識,在某些時候也是這樣想、這樣指導自己的生活的呢?如果你的回答是“YES”,或許你已經不知不覺“中槍”了。

  “我們經常覺得,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或者遭遇了某些不良事件,讓我們的心理出現問題,不復健康。但在認知行為治療中,心理學研究者有不同看法。”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醫生馬輝告訴記者,就拿經典的ABC療法來説,心理學者認為我們遭遇的那些問題是A,我們出現的情緒和行為後果是C,但並不是A直接導致了C,真正起作用的是那個隱藏在背後的B——我們對於事件的看法,或者説認知。而同樣的事件,可能因為當事人的不同認知模式,帶來截然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後果。而那些讓我們陷入持久的、過度的痛苦中無法自拔,甚至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情緒障礙的認知模式,被心理學專家們稱為不合理信念。

  就拿上面我們提到的這11個問題來説吧,它其實就是一位心理學家曾經總結出來的有一定普遍意義、通常會導致各種各樣神經症狀的11種不合理信念。

  不過後來,這些不合理信念又得到了進一步研究和歸納,現在一般認為,那些千變萬化的不合理信念,一般都具有3個共同特徵:絕對化、過分概括,以及糟糕至極。

  ■絕對化

  關於“絕對化”,馬輝舉了個例子:比如馬上就要高考了,每個考生都希望自己獲得好成績,這是很正常的心願。但有一個考生,他想的是“我一定要考好”。雖然他只多了2個字,問題就來了——因為這是一種典型的絕對化思維。

  “從理性角度來考慮,我們都知道,世事無絕對,願望是美好的,但事情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來改變。可當遭遇到具體事件時,許多人卻無法淡定。”馬輝説,“我們過去有句古話,叫做‘不成功便成仁’,這本來是用來鼓舞激勵的,可許多人卻把這當成自己的準則,要求自己一定要獲得成功,不作他想。當這些人遭遇挫敗時,就更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甚至因此陷入過分的痛苦,並導致進一步的心理問題或者情緒障礙。”馬輝告訴記者。

  ■過分概括

  讓我們繼續順著考生的例子往下説吧。

  如果在考試過程中,有一門考砸了,每個人的想法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覺得,“這門沒考好,不過沒關係,也許我其他門考得還不錯,或者我可以做其他選擇”;可有的人卻會想,“這門沒考好,我這次肯定考砸了、徹底失敗了。”

  是不是覺得後面這種想法也很常見呢?其實,它就落入了第二個陷阱——過分概括,或者説,以偏概全。

  馬輝説,我們每個人都明白不該以偏概全,但在生活中卻最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心態。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一切,但在抱持“以偏概全”不合理信念的人來説,這就是一切,而緊跟在後面的臺詞一般是“徹底失敗”後面的潛臺詞一般是“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在這樣的不合理信念作用下,想要正確認識一個事件,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自然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