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寶雞:淡化編制盤活人力資源
發佈時間: 2014-12-19 10:30:55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打破身份界限
“現在,政府財政對醫院的投入仍是總量不足。”寶雞市中心醫院院長任煒説,但10年間寶雞市中心醫院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10年前,該院人員不足700人,核定床位510張,常常住不滿;2013年,該院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438人,開放床位1600張,床位緊張。
破局的契機,來自2003年寶雞市委組織部、人事局、財政局、編辦、衛生局聯合下發的一個通知。該通知明確規定,落實市級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允許在編制外自主聘用專業技術人員;新增人員一律實行聘用制,實行人事代理,與醫院在職在編人員享有同等待遇。與此同時,該市將分配自主權下放給醫院。
“雖然這個政策‘相貌平平’,但我們淡化編制的決心卻非比尋常。”萬正斌説,新增人員一律實行聘用制,意味著市級公立醫院可以自主招聘人員,雖然還要到市衛生局、人事局備案,但靈活性、時效性大大增強;強調待遇平等,成了撬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杠桿,並開始推進醫務人員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轉變。(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姚亞洲説,由於待遇平等,醫療服務能力、服務品質成了區別收入的唯一尺度,科室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寶雞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從2003年年出院病人不足200人,發展到如今每月出院病人超過200人。
目前,趙麗瓊每月的收入在六七千元左右,其中固定的崗位工資為1800元,剩餘部分為績效工資。任煒介紹,全院按需設崗,按照醫療、護理、醫技、行政4個類別劃分了24個崗位,崗位工資根據工作性質和任務制定,實行一崗一薪,崗變薪變;績效工資由崗位責任、技術、勞動的複雜程度、承擔風險程度、工作量大小、工作品質高低等評定。
“目前,寶雞市中心醫院職工的平均收入基本達到社會平均收入的3倍。”任煒説,人事分配製度改革,較好地體現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改善了衛生人才隊伍結構,提升了醫療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