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鐵桿中醫李士懋入選“國醫大師”:獨創“三段法”
發佈時間: 2014-10-15 10:47:25 | 來源: 河北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永生
他們照顧、治療這個不幸的兒子長達三十多年。其間苦痛,非旁人所知。李老將自家書房稱作相濡齋,既表夫妻恩愛之
情,也説明瞭二老執手所度的艱辛與風雨。
田淑霄教授去年6月去世。時至今日,李老的學生還提醒外人,莫在老先生面前提田老師,因每有提及,他便面生悲色,傷心嘆息。
獨創“三段法”傳承 帶徒有教無類
李老坐診,診斷的流程與常規不同。
就醫者先從第二、第三診室開始,各坐診醫生也是李老所帶的高徒和學員。他們診脈開方後,便相繼匯集到第一診室的李老處,等李老再逐一將病人診斷一番,在既開的方子上勾勾畫畫,作出評語。有添有減,有批有改,李老定方後,病人才可抓藥。
而李老批改藥方時,或坐或站在他身旁的學徒們,不時見縫插針給病人切脈,再診斷一番。
在大多數方子上,李老看後先用紅筆寫下一個“可”字,再行批改。跟隨李老學習的河北中醫學院大四學生小張,也坐在李老診桌旁。
這個唐山姑娘説,她也常拿出方子給李老評,最高興的是被評為“佳”,感覺勝過吃大餐。但也有失敗的時候,李老曾給她的方子批過三個字——“老鼠屎”。今天説起,已成談笑,但當時除了尷尬,她還體會到了先生對學員要求之嚴,用心良苦。
這種批改藥方的帶徒方法是李老設計的,被他稱為“三段教學法”。
業內外皆知,中醫傳承是一大難題。過去傳統的辦法是跟師抄方學徒三年,至於徒弟能從抄方中學得多少,一則看老師是否樂於點化,二要看學徒自己是否留心上進。李老改進跟師抄方之法,採取了啟髮式傳承,大致説來分三段進行。
第一階段便是跟師診治,大約一年,熟悉老師診治的基本方法。第二階段變為獨立診治,除了老師批改病例藥方給學生打分外,另還有病人給老師打分。第三階段是學員互為師傅,互改診治方案,最後老師定評,指出對錯。
李老是國家二、三、四、五批高徒導師,國家名醫工作室傳承老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導師,也是多名國優、省優人才指導老師,不但是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指導老師,還帶一批社會學員。有的是初涉岐黃、大學沒畢業的新手,有的只是酷愛中醫的愛好者,可謂有教無類。
但即便對社會學員,李老一樣要求嚴格。每隔兩三個月,便會按照中醫系統教學之法,拿題考他們。從經典中醫著述到藥理,無一遺漏。
有學生告訴記者,原來老先生只在每週的週一、週五坐診,但是看到這些學員奔波辛苦,遂加了週六一次。而且,李老每週五晚還要為他們講課,內容涉及脈學、傷寒論、溫病學、汗發等多個領域。
談起“三段教學法”,李老説這也稱得上是“PBL”教學法了,“這才抓住了中醫傳承的‘牛鼻子’,是一條捷徑。”這個洋名詞來自Problem-Based learning,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譯為基於問題的學習。
一段故事,也可見老先生的傳承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