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聚焦新醫改

醫改進行時:剎不住車的公立醫院擴張

發佈時間: 2014-08-20 10:16:17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就單體擴張而言,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原因

  一位醫改專家坦言,造成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深層次原因是,長期以來,公共財政對公立醫院投入嚴重不足,有的地方甚至根本不投入。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也就很難有過硬的手段去調控醫療資源的配置。

  “在完全市場化的模式下,作為服務提供方,哪怕是一家鄉鎮衛生院都會有擴張的衝動。”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羅力教授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秋霖表示,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必須在競爭中求生存,而通過擴大規模實現壟斷,是市場競爭的必然後果。況且,在無序就診的醫療體系下,大醫院越發展,越能吸引病人,並不需要為患者來源發愁。

  就單體擴張而言,每家醫院都有各自的原因。黃二丹認為,擴張首先是由經濟政策造成的,比如現行的醫保支付方式就決定了醫院必須要擴張。“很多地方醫保實行按病種付費,這就決定了醫院必須要儘量多收輕症病人,才能把整個成本拉平。”其次,大醫院對優質醫療人才的壟斷,也是導致其走上擴張道路的動因之一。“大醫院的人才結構,決定了它們有需要也有能力擴張。”

  在慣性作用下,公立醫院擴張衝動難以自製,必須由政府來踩剎車

  “2005年左右,大醫院開始了又一輪的擴張。”陳雅棠説,一些大型公立醫院為了穩固在醫療市場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加醫療收入,紛紛開始擴大規模,表現為蓋大樓、搬新址、大量購置高精尖醫療設備。一些大型公立醫院的畸形擴張,已經構成了對包括醫療人才在內的醫療資源的“虹吸”,破壞了區域醫療衛生體系的健康發展。

  安徽省衛生計生委主任于德志回憶説,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就提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據區域衛生規劃,對現有衛生資源逐步調整,對新增衛生資源要嚴格審批管理。但對控制公立醫院規模擴張,並沒有拿出實實在在的硬措施。

  于德志表示,當初政府之所以沒有強行控制公立醫院擴張,除了因為醫院發展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更為現實的原因是,為了解決看病難,政府對公立醫院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持鼓勵態度,但大醫院無序擴張帶來的後果是拉高了醫療費用,使看病貴問題加劇,這令政府部門陷於兩難境地。

  “院長的賬都算得很細。”黃二丹認為,醫院的擴張並不都是低效率的,一些醫院的確有能力將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疑難重症收治比例都控制得非常好,但大醫院的膨脹導致了病人過度集中,從而導致了整個醫療衛生系統的低效率。公立醫院擴張的腳步不會自動停止,必須由政府來踩剎車。

  如今,衛生計生部門已經旗幟鮮明地叫停了公立醫院無序擴張。對此,孟慶躍認為,衡量擴張是否合理,要看擴張帶來的結果對社會産生的影響。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通過規模擴張給社會帶來的收益大於規模擴張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屬於合理擴張;反之,就是不合理擴張。

 

   上一頁   1   2   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