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聚焦新醫改

醫改進行時:剎不住車的公立醫院擴張

發佈時間: 2014-08-20 10:16:17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從補償性擴張發展為衝動性擴張,從大醫院蔓延到市縣級醫院

  “公立醫院擴張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雅棠表示,那時,我國開始實施醫院分級管理,為了創建三甲醫院,一些技術水準較高的醫院開始擴大規模;到上世紀末,已經評上三甲的醫院普遍開始建大樓、買設備,改善醫療環境。這兩輪擴張都是在城市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發生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位醫改專家也表示,在向群眾提供醫療服務方面,公立醫院的確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醫院都在依靠自己的打拼生存,並將所獲得的利潤投入了再生産。(下轉第3版)(上接第1版)

  “華西醫院擴張用的是自己的錢,沒向國家要一分錢。”石應康説,華西醫院是在沒有任何負債、嚴格遵守收費標準的情況下,通過提高管理水準、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獲取收益,再勒緊腰帶將收益投入到醫院的建設之中。

  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孟慶躍認為,醫院最初的規模擴張是在基礎條件很差的情況下進行的,是一種補償性擴張。但到本世紀初,隨著醫保覆蓋面的不斷擴大,醫療服務需求持續釋放,大醫院開始了謀求大發展的衝動性擴張。

  規模擴張並不是大醫院的“專利”。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院改革與管理研究室副主任黃二丹表示,2005年前後,以大型公立醫院為主體的擴張方興未艾,地市級醫院擴張又隨之而來,如今縣級公立醫院也走上了擴張的路。

  “由於新農合釋放了農村居民的醫療需求,政府也要求縣級醫院提升服務能力,把90%的病人留在縣域內就醫,因此縣級醫院的擴張步伐對整個醫療資源佈局的影響也將日益突出。”黃二丹説。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