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今日熱點

調查稱經典低價藥絕跡 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

發佈時間: 2014-08-05 08:40:30   |  來源: 京華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5月,國家發改委取消500多種低價藥的最高零售價;6月底,北京市發改委公佈了北京第一批低價藥品清單,確定了共160種低價藥品。不過,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藥店發現,過去的經典低價藥仍難覓蹤影,即便有一些低價藥,有些藥店也不願意推薦給消費者,將其擺在了不顯眼的位置。

  □調查篇

  部分經典老藥市場難尋

  7月30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藥店發現,三七傷藥片、三金片、維C銀翹片、藿香正氣丸等低價藥還較為常見,但仍有一些品種低價藥難覓其蹤。

  在昌平區沙河一家藥店,記者發現,12片裝維C銀翹片3.2元,折合為0.267元/片;27片裝的三七傷藥片售價為1.9元,折合為0.07元/片;72片裝的三金片售價為22元,折合約0.3元/片。除此之外,記者還找到了紅黴素眼膏(2g裝,售價0.3元)和去痛片(2片裝,售價0.03元/片)等低價藥。“這些都是普藥,在市面上較為常見,藥店一般都會進這些藥。不過購買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我們一般也不主推這些産品。”藥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同時,記者還發現這些低價藥多數擺放在不顯眼的貨架上。如維C銀翹片放在了背向入口的貨架上,且是靠近中下層的位置,但如果仔細找的話,也很容易找到。

  當記者問是否有一些治療甲亢的甲巰咪唑、治療心衰的地高辛等低價藥時,該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並沒有這些藥物。隨後,走訪幾家藥店中也並沒有發現此類藥物。多家醫院藥房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低價藥醫院藥房中也不全,但一些常用的低價藥還是有的。如維C銀翹片、藿香正氣丸等。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介紹,目前市場上一些品種的低價藥仍一藥難求。治療過敏性皮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撲爾敏,療效已被肯定,每天的治療費用才0.07元;治療胃腸不適、消化不良的大黃碳酸氫鈉片,1000片只要4元錢;治療抑鬱症的丙咪嗪,100片價格不足10元;解毒消炎藥牛黃解毒片(每盒1元)、解熱止痛藥去痛片和安乃近片(每片0.02元)、感冒清膠囊(每盒1.8元)、速效傷風膠囊(每盒1.3元)、治療濕疹的爐甘石洗劑(每瓶2元)、導便的開塞露(每支0.5元)、鹽酸金黴素眼膏(每支0.5元)、傷濕止痛膏(每盒1.2元)、助消化的大山楂丸(每盒1.6元)……這些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廉價藥品,目前在市場已經很難買到。

  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

  近年來,很多市場上常見的國産低價藥逐漸沒了蹤影,數據顯示,十年間,在對我國12個城市42家三甲醫院臨床用藥調查後,短缺的常用藥、治療特殊病的藥品數量高達342種。

  以甲巰咪唑為例,這種治療甲亢的常見藥在去年悄悄地消失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甲巰咪唑“藥荒”,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全城“一盒難求”。據了解,生産甲巰咪唑成品藥的企業共13家,有原料藥許可資質的企業是3家,但最後只有北京市的一家藥企勉強維持。表面上看,甲巰咪唑去年“斷貨”的直接原因是藥企原料藥證書到期,藥品停産。但根本原因是産品價格偏低,企業缺乏生産積極性。國家發改委制定基本藥物全國最高限價,甲巰咪唑的全國零售最高限價是每瓶4.9元。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企業家協會會長于明德就公開表示,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