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政策持續調整優化,釋放出哪些信號?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3-08-10

作者:

編輯:敬博童

延長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實施期限、指導銀行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進一步落實“認房不用認貸”……近期相關部門頻頻發聲,房地産政策持續優化調整。這些新政釋放了哪些信號?又將帶來怎樣影響?

優化政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需求

“二套房首付比例降到4成,利率降到4.8%,我們兩口子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到了100萬元,稅又退了4萬元……”近期購買了一套120多平方米改善性住房的南京市民趙先生,給記者細數享受的諸多政策優惠。

今年以來,各地持續優化房地産調控政策,從優化限購限售政策到下調最低首付比例,從發放購房補貼到強化公積金政策支援,從購房契稅補貼到二手房“帶押過戶”……房地産政策不斷優化調整,有力支援了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這在信貸數據上也有所體現: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累計發放3.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發放超過5100億元;6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11%,同比下降0.51個百分點。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房地産市場正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平穩發展。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應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將進一步落實好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要在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

“考慮到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臺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説。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部署下半年工作時明確提出,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從需求側儘快採取切實措施,更好地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助於穩住和提振居民住房消費。”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相關部門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回應了市場呼聲,傳遞出積極信號。

部分地方“試水”推進政策落地

近期,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認房不用認貸”、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等政策導向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在相關部門的鼓勵和引導下,已有部分地方和機構積極響應。

北京、深圳、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先後發聲,將結合自身房地産實際情況支援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河南鄭州、廣西梧州等地優化住房套數認定標準,江蘇的鎮江、揚州、蘇州等多個城市出臺購房稅收優惠政策……

購房者對房地産金融政策調整亦充滿期待。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區域一家美凱龍愛家門店的資深經紀人告訴記者,近期來店裏諮詢政策的客戶明顯增多,他們普遍對降低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的政策特別關注。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認房不用認貸”有利於激活房屋置換鏈條,活躍市場交易。降低部分存量房貸利率則有助於減少居民扎堆提前還款和違規“轉貸”行為,提振居民擴大消費的意願和能力。

董希淼認為,針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央行近期的表態從此前的“支援和鼓勵”變為“指導”,這傳遞出更加積極的信號,將有利於加速政策落地。

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鞏固房地産市場企穩回升態勢,不僅要提振居民住房消費,還要滿足房地産行業合理融資需求。

8月初的長沙,驕陽似火。記者在正榮濱江紫闕臺樓盤看到,工人們進進出出搬運建材,入戶門、欄杆和門窗安裝工程正在收尾,小區內的園林景觀工程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因現金流短缺,項目自2021年12月起幾度停工。去年底‘金融十六條’政策落地後,正榮地産在保交樓工作專班的幫助下,獲得了1.24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援,快速實現了項目復工,確保了交付進度。”項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圖為8月5日位於長沙市的正榮濱江紫闕臺樓盤

工人正在施工。新華社記者柳王敏攝

去年11月金融管理部門出臺了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16條政策措施,保持房地産重點融資渠道穩定,有力推動各地項目復工建設。今年上半年,開發貸款累計新增4200多億元,同比多增約2000億元。

金融管理部門近期將“金融十六條”相關政策適用期限、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實施期限延長,以此引導銀行繼續對房地産企業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援。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金融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多家房企主要負責人被邀參會。會議強調,金融機構要滿足民營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隨著一系列金融支援政策的落地實施,優質房企現金流得到更強保障,保交樓穩步推進,風險將趨於收斂。經過風險出清,行業將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