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作家協會舉辦《數字時代的文學生態》講座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3-06-11

作者:

編輯:吳強

 中國網海南6月11日訊(吳強)由海口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海口市作協主辦的《數字時代的文學生態》文學講座于6月10日上午在海口市文聯會議室召開。這次講座的主講人為著名作家、海南省文聯名譽主席韓少功先生。海口市文聯書記林興民,副主席蔣列榮,海口市作協主席黃辛力、海口市作協副主席樂冰、許燕影、莫曉鳴、曾萬紫、冷陽及60多位會員參加了座談會。

會議伊始,海口市作協主席黃辛力先生介紹了韓少功先生的主要作品及文學成就: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創作的《西望茅草地》《風吹嗩吶聲》就斬獲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他是“尋根文學”的發起者和實踐者,1985年他發表的《尋找文學的根》被認為是“尋根文學”的綱領性文章,他的《歸去來》《爸爸爸》《女女女》等一系列尋根文學的標誌性作品,引發巨大的社會反響。他的長篇小説《馬橋詞典》顛覆了長篇小説的創作傳統,以一個個生動的詞條,為我們講述了詞條背後的精彩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馬橋,世界的中國”;他的系列隨筆《完美的假定》等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家的思想高度與社會擔當;他的散文集《山南水北》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22年出版的散文集《人生忽然》,榮獲“芙蓉文學雙年獎”。此外,韓少功先生還獲得了2002年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蘭西文化騎士勳章”;2007年第五屆華語傳媒大獎之“傑出作家獎”,美國第二屆紐曼華語文學獎等多項大獎。韓少功先生不僅是一位作家、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他翻譯的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米蘭昆德拉熱”,他翻譯的佩索阿的《惶然錄》同樣受到業界的矚目與青睞。

接著,韓少功先生對數字時代的文學生態開展了近兩個小時的分享。他認為在文學活動風起雲湧的今天,對文學的界定不能拘泥于傳統的紙質文學,網路文學、流行歌曲、微網志,都屬於廣義文學的範疇,屬於文學的衍生。在多媒體、融媒體時代,文學並非死亡,而是開始蝶變,內涵更為豐富。

當然,也有人開始販賣焦慮,認為閱讀經典作品的讀者越來越少,是文學衰落的有力證據。韓少功先生説,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文盲率高達90%,部隊裏只有專職文書官才會讀公文、識地圖。現在社會,文盲率已經下降到4%以下。在全民識字、讀書、消費並參與文學創作的當下,要求人人讀經典顯然有點過於苛責。大量非經典文化産品出現,意味著遠離現實、遠離靈魂的新的形式的消費文化産品符合當下社會現實需求。通俗、娛樂、消費化的文學能一定程度緩解現代都市人的精神焦慮。

我們既要以開放的心態包容多樣性文學生産,同時也期待有更多作家、詩人肩負時代使命,做出更積極的精神回應。他把脈現代文學生態圈,認為很多作家“下不著地,上不著天”,離親歷性體驗感越來越遠。現代作家呈現都市化、中産化、高學歷化的特徵,不像以前滿天繁星,作為社會實踐前沿生命體驗的報告人,作家散落在全國各個角落,散落在工、農、兵、學等各領域。而現在隨著八卦網站的增加,很多作家成了新聞的二道販子,缺乏真正有力量的藝術表達。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下,寫作的靈感與資質無處可依。此為下不著地。

上不著天呢,表現在知識的局限性,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積累知之甚少。另外是由於文科教育本身的局限與狹隘。古代文史哲不分家,古希臘科學只是人文的一部分,亞裏士多德與畢達哥拉斯既是哲學家,又是數學家。而國內現在的文科細分化已接近變態的程度,文科生視野越來越差,很多男作家聚在一起不討論哲學、歷史、國家大事,而是討論紅酒、玉石和古董,女作家扎堆討論奢侈品和化粧品,受制于知識的深度與結構的局限。

海南本土作家要想辦法克服以上兩大障礙,不給自己設限,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進程的加快,要把自己當成世界公民。海南雖然只有1100萬人口,但是世界上低於這個人口基數的國家有80多個。丹麥的童話、瑞典的詩歌、新加坡、以色列的文學卻一樣出類拔萃。“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作家,不能成為一個好作家。目前國內文壇可能還停留在資源爭奪戰的內卷階段,但是我們要肩負起文明的復興的使命,為真正的文化建設貢獻力量,這樣老去之後,才能無愧於此生。

主題演講結束後,進入現場互動環節,韓少功先生還分享了當年創辦《天涯》雜誌社時篳路藍縷的艱辛,所幸逢著海南這片自由的土壤,又懂得把握時機,與時俱進,才取得豐碩的成果。如今隨著人工智慧、數據化的方興未艾,文學生態呈現多樣性,要在浩如煙海的出版物裏篩選、甄別有益的圖書,需要智慧,也需要深入了解文化的根脈,讀無字之書,才能創造鮮活的 ,有生命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