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難之處攻堅 追求最遠大的目標——解讀蘇軾《思治論》深入理解習近平新年賀詞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3-01-02

作者:李公羽

編輯:辰岑

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年新年賀詞,再次引用蘇軾名句。習近平指出:“‘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意思是説‘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面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面對新的一百年的戰略目標,我們的確需要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志向和謀略。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出自蘇軾的《思治論》。宋嘉祐六年(1061)八月,宋仁宗在崇政殿主持“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制舉殿試,福昌縣主簿蘇軾、澠池縣主簿蘇轍兄弟二人同考。蘇軾第三等、蘇轍第四等稍次。這一不定期的制科考試,比科舉考試更為繁瑣、嚴謹而重要。朝臣推薦參加預試之後,再由皇帝親自出題應試。在制科考試的長期準備中,蘇軾研究分析大量前朝興亡案例,應制科考試所作的文章,“深言當世之務”,代表了他的政治主張,基本形成一套治國理論體系。這年十二月,蘇軾到任秦鳳路鳳翔府(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為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相當於地州一級政法部門辦公室負責人,並需實際審理案件。在基層大量訴訟糾紛審理實踐中,他深悟百姓的苦難與不公,體會到執政要以民生為本、安邦要以制度為要、治平要以革新為首。兩年後,蘇軾寫下《思治論》,原文約2300字。時年26周歲的蘇軾,在這裡寫出這樣一篇深刻論述鞏固國家政權必須有遠大目標規劃,並且注重通過制度、程式建設克難攻堅的文章,不是偶然的。

面對趙宋王朝積貧積弱的社會現實,蘇軾在《思治論》中開宗明義,痛陳政弊:“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唯其不成,是以厭之而愈不立也……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於不立也。茍立而成矣。”引:蘇軾《思治論》,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3月,卷四“論”第115開始沒有好的頂層設計,最後沒有好的結果。事業不成,錯誤就在於初期沒有很好地制訂制度和設立規則。如果事先設計好這些制度和規則,事業成功就有了保障。

蘇軾在回顧“澶淵之盟”對國家造成的傷害與産生的教訓之後,明確提出:“夫所貴于立者,以其規摹先定也。”事先定好制度和程式,這樣才能保證國事治平,昌盛持久。蘇軾認為:“古之君子,先定其規摹,而後從事,故其應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他強調,先定好制度和程式,而後才著手實施,這樣才能順應規律,獲得成就。蘇軾著重介紹了齊魯之治:“昔者太公治齊,周公治魯,至於數十世之後,子孫之強弱,風俗之好惡,皆可得而逆知之。何者?其所施專一,則其勢固有以使之也。管仲相桓公,自始為政而至於霸,其所施設,皆有方法。及其成功,皆知其所以然,至今可覆也。”數十代人之後,國民強弱、風俗好壞,早就可以預料的。為什麼,就是因為制度和程式設計正確,執行專一,正確的力量可以發揮出來。管仲為相,輔助齊桓公,從創業之初,到成就霸業,制度和程式是科學的,能夠成功,都知道是必然的。這些治國理念,今天也是可以學習借鑒的。

蘇軾《思治論》,總結回顧前朝經驗教訓,針對北宋政權存在的嚴重問題,提出了許多改革主張,而至關重要的,還是先定好制度和程式:“凡今之所謂新政者,聽其始之議論,豈不甚美而可樂哉。然而布出於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終。何則?其規摹不先定也。”蘇軾批評朝廷一些所謂新政,開始的議論,十分美好,但公諸於世,最後不了了之。原因就在於沒有事先確定好制度與程式,制度建設和治理體系完善方面,沒有事先做好。蘇軾分析了許多人之常情,“所以多故而易敗者,人各持其私意以賊之”,揭露個人因為一己之私利而往往破壞制度的壞毛病,進而深刻剖析一些所謂美好的新政最後“不知其所終”的原因:“用舍繫於好惡,而廢興決於眾寡。故萬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廢者有之矣;百世之患,以小利而不顧者有之矣。”如果沒有事先確定好的制度和程式,沒有事先嚴謹的謀劃與嚴格的執行,做事僅取決於感情好惡,進退全憑著人數多少作決定。這樣,即使是萬全良策,因為一點小的不方便,就會報廢;韆鞦大業的隱患,因為局部利益而毫不顧及,這樣的危險都是可能發生的。因此,蘇軾在文章中明確提出:“先定其規摹而後從事。先定者,可以謀人。不先定者,自謀常不給,而況於謀人乎!”提倡要先立規矩後辦事:先定好制度規則,可以規範和謀求他人;不先定好制度規則,自己也不能管好自己,何況去要求別人!

在這些回顧、分析、批判和論證的基礎上,蘇軾指出:“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也?且非特聖人而已。”向至高至難的境界攻堅,謀求實現最遠大的目標。原因就在這裡,勝利者有什麼非凡的法寶麼?又不是什麼特別的聖人王者。只有一條路,習近平總書記解讀為: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

《欽定四庫全書·東坡全集》卷四十四載蘇軾《思治論》:“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也?且非特聖人而已。”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一個超大規模國土面積和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要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壯舉,至難至險,可想而知;這一至遠至大的目標,卻又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共産黨人“彼獨何術也?且非特聖人而已”,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和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美好藍圖,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作者:李公羽,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