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唐宋八大家”之一。東坡喜交友、好美食、愛品茗,遊山玩水之際創造許多飲食精品。
蘇東坡擁有一顆有趣的靈魂,而其渡海上島,到底在海南何處上岸?是在澄邁登陸,還是在海口登陸?在學界頗有爭議。9月19日,中秋節小長假首日,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第十一講在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開講。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海南地方文史和蘇東坡文化研究者彭桐主講《蘇東坡渡海之謎及其在瓊為民情懷》,吸引了文史學者及其愛好者前來聽課。
彭桐首先介紹了蘇東坡擁有一顆有趣的靈魂,講到林語堂、王水照、錢穆、于堅、張煒等學者、作家眼裏的蘇東坡,以及古今評論家對蘇東坡的人和作品的各种經典評價,包括一直以來人們對蘇東坡的各種稱呼,歷代以來人們除了喜歡蘇東坡的政治家人生、標準的儒家領袖,面對困境和挫折的勇氣、通透與曠達,更喜歡他擁有的自然之道和熱愛生命與生活的真性情,還有他那天生般的風趣與幽默。
關於東坡南渡和北渡登陸之謎。彭桐認為,或許官方可列定個東坡入瓊紀念日,但近千年來,這位大文豪渡海日“風平浪靜”,倒是眾多史學家和“坡粉”在其書籍和文章裏都競相提到這一天。不過,他們並不闡述這天對海南的重大意義,載東坡的是什麼船又如何行駛在海上,而是對東坡在海南何處上岸,各持已見,爭論不休。
一直以來較多的是澄邁登陸説,近年來説得興盛得是海口上岸。彭桐建議,在瓊北沿海設立東坡風景打卡點,即在海口設立“東坡海南登陸點”或在澄邁設“東坡北歸中原出發點”,把這登陸點和出發點學古人風雅,或叫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刻石標紅,可到三亞取天涯巨石,用書法名家之筆刻字,也許百年之後亦為珍貴歷史文物。
儘管兩處登陸説的專家學者誰也説服不了誰,東坡南渡上岸和北渡登船處依然是謎,但東坡晚年東坡在海南生活三年和乘船兩渡瓊州海峽是事實,東坡遺風和精神,包括他的點滴甚至模糊的印跡,也是留給海南的巨大的精神財富,他在瓊州海峽兩岸的點點滴滴也值得歷代人們不斷地勘查、挖掘和印證,讓以東坡相關的歷史文化豐富更多人的心靈。
初入島,對東坡來説是困境,如進身體的圍城,一年後他已解脫,走出了精神的桎捁,真正開啟了島上樂活生活。
蘇東坡給海南留下了什麼?彭桐認為,蘇東坡留給後人最珍貴的財富遠不止在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方面的成就,而是他一生積極真誠的生活態度,面對挫折的樂觀,追求自我的不懈努力,善良崇高的品格。時至今天,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追尋。東坡在海南度過了人生最後一個重要階段,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東坡精神在瓊州得到了再次昇華。蘇東坡的民本精神、創新精神、獨立精神和曠達精神都具有鮮明的現代意義。
期間,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蔡建東攜學聲樂的高中生兒子蔡嘉麒,在鋼琴伴奏下,現場演唱了蘇東坡創作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而蔡氏父子分別演唱鄧麗君版本、京劇版本、藝術歌曲,贏得了滿堂喝彩。
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發起人、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館長李恒表示,此次講座重點講東坡渡海之旅,儘管只是北岸有具體點,在南岸上岸點和下水點尚在爭議中,但這並不影響後人為其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對地方文旅事業也能起到推動作用。
總攬蘇東坡的一生,儘管他歷經仕途的坎坷和磨難,仍始終保持著對國家、人民和文化的一種使命感。蘇東坡用自己的一生為知識分子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精神將和他的詩詞一樣,彪炳史冊。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蘇軾首次任職,在陜西鳳翔府任節度判官廳公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8月24日,農曆七月二十八,于常州終老。仕途40年,最後一個履任的工作崗位是“瓊州別駕”。貶謫海南期間,他教化民眾、勸農助耕、行醫易俗、親和黎漢。在極其惡劣的生活條件下,“食芋飲水,著書以為樂”,完成流芳百世的《東坡書傳》《東坡易傳》和《論語説》,“海內外名士接踵而來從師東坡”。三年海外磨難,蘇東坡達到儒釋道精華融會貫通的最高境界,為後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鮮活的樣板。
據介紹,彭桐擔任海口日報時事文體部副主任,同時兼任海南省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海南省作協副秘書長、海口市作協常務副主席等職。在海南從事新聞工作20多年,彭桐寫有新聞作品數百萬字,獲全國和省市優秀新聞一二三等獎近百個;熱心社會公益文化事業建設,曾獲得“中國志願服務事業貢獻獎”、“中國紅十字之星”、“海南省支援四川抗震先進個人”、“海口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在新聞工作之餘,癡迷于東坡文化研究和文學創作,正在進行“東坡在海南”系列文章的撰寫,已在海南大學等校內外、海南島內外講授過多場弘揚東坡文化和東坡精神的講座,開發有東坡文創産品,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了多篇蘇學研究論文。
同時,有多件文學作品在國內外報刊發表,獲“中國新歸來優秀詩人”等稱號,主編有國內首部沉香現代詩文集《沉香情緣》、首部多人海洋詩畫選集《海的故事》,已出版《車輪上的風景》《真相追蹤》《愛的傳説》《誇下海口》《瓊古遺珠》等個人文學作品5部。
今 日 要 聞
MORE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