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府城鼓樓裏的千年“城府”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1-03-13

作者:吳辰

編輯:蔡麗娟

修繕後鼓樓煥發昔日“顏容”。 張茂 攝

曾經破敗的府城鼓樓。(資料圖)

       在老海口人的心中,“府城”是一個頗有儀式感的地理名詞。相傳,海南地形如一隻鰲龜,其頭部就在府城,文莊路順著抱珥山的山勢而下,一系列歷史遺跡逐次排開,向人們介紹著千年府城的歷史。

  常説“大隱隱于市”,府城的歷史遺跡可以稱得上是大隱中的大隱,瓊臺福地、瓊臺書院、三聖宮、鼓樓等建築就隱藏在大路旁的小巷子裏。走進這些小巷,柏油馬路變成了青石板的街道,現世中的車馬喧囂似乎立即消失了,人們似乎穿越回了古代,而那些斑駁的墻體與茁壯生長的蕨類植物則準備了幾代人的故事要傾訴。

  在這些歷史遺跡中,府城鼓樓藏得最深,深到如果不是可以尋找,人們很容易就把它當作是街道的一部分,幾百年來,人們來來往往,鼓樓就這麼默默地看著,不置一詞。鼓樓就像府城的城府,看似簡單,實則極深,它將自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地處要津而不輕易示人,為的就是在熱鬧之中尋一份清靜,在紛擾之中回歸一份恬然。

  2019年,政府開始修繕府城鼓樓,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這座有著幾百年曆史的古建築舊貌換新顏,煥發著新的生機。

  鐘鼓聲裏的滄桑前世

  説府城有千年曆史真是一點也不過分。據史志記載,早在宋太祖趙匡胤開寶五年,瓊州府城就已經開始興建,並很快成了規模。元代時,在如今府城鼓樓的位置上,就已矗立著一座譙樓。而今天人們看到的鼓樓,實際上是明清兩代瓊州地方官員以及鄉賢士紳不斷出資維護擴建的。

  曾有一些清代的碑文詳細描述了鼓樓的歷史:元明更疊,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叫王友的海南衛使在已經坍圮的鼓樓舊址上重新修建了現在的鼓樓,轉眼百年過去,又有一位叫李泰的海南衛指揮使為這座城樓修砌了臺基,擴大了它的規模,並專門鑄造了一個銅壺,安裝在譙樓之上,以滴漏的形式來記錄時間。萬曆年間,因為駐守軍隊火銃走火,鼓樓再一次被毀壞,但是,這畢竟是鎮守瓊州府南門的要衝,隔了一年,城樓就又被修了起來。時間又過去了幾十年,曾經嶄新的城樓舊了,那位從海南走出的尚書王弘誨心繫故里,便與人出資,重新修葺鼓樓,卻很快因風水家的斷言而又被拆掉。有明一代,鼓樓屢建屢毀,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怎奈何鼓樓似有靈應,在屢次毀棄之後,瓊州府的讀書人在科舉考試中竟連續數年無人上榜,不得已,當時主政海南的胡桂芳又命人在原址上重修鼓樓,説也奇怪,鼓樓修好後,瓊州文風竟大為振作。

  明清交替,鼓樓又有數十年無人問津,等到郡守張萬言主政時,瓊州儒林又一次遭遇了數年的顆粒無收,有人提醒張萬言,稱在前明時期,這樣的事情也發生過,何不效倣古人重修鼓樓,以振瓊崖學風。張萬言從善如流,捐出自己的俸祿重修鼓樓。近百年時過境遷,“斯樓之基址巍然尚在”,雖然那些飛檐城壁早已不復當年,但是靈應還在,鼓樓修好後,海南文士又重整旗鼓,在接下來的一次科舉考試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也正是因為這樣,到了雍正年間,瓊州知府宗思聖大修鼓樓,就直接用“文明”為其命名,更在鼓樓上修建了一座文昌祠,內供魁星點鬥像,保祐海南文脈興盛。此後,又有名士吳典等人多次修葺鼓樓,鼓樓的鐘鼓聲就這樣在府城回蕩,開鳴曉昏,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

  詩意中的海南氣象

  雖然府城鼓樓本質上是一處軍事設施,但和文化頗有緣分,它護佑著瓊州文脈,而瓊州府內和文化相關的名勝也大都圍繞在鼓樓周圍。歷朝歷代,瓊臺書院、蘇泉書院、文廟、秀衣坊、達士巷等名所高士雲集,而以“文明”著稱的鼓樓自然是文人墨客們踏花出遊、吟詩作對的好去處,幾百年來,他們為鼓樓留下了許多名句佳作。

  清朝乾隆年間,廣東大浦人楊纘烈曾經一日兩次登上鼓樓,只為看一看府城的霞光。清晨楊纘烈起床,迎著滿天紅霞登上了鼓樓,他看著城墻下的美舍河水,看著府城鬱鬱蔥蔥的樹和在樹蔭下若隱若現的建築,不勝自喜;於是,在當天傍晚,楊纘烈不顧一天教學的勞累,再次登上鼓樓,他看著晚霞燦爛,縣城映照其中,就像處處開滿鮮花一樣,不由得倚在城堞上吟到:“瀟灑女墻傍水涯,煙浮萬棟映晴霞。朝暾曠宕通城錦,晚照輕明滿縣花。迢遞柝聲傳戍閣,參差樹色芾官衙。遙臨粉堞閒敲句,細雨新秋日正斜。”人生難得幾回閒,不如登高遠眺,看看這朝暉夕陰,作一首小詩,記錄下一天的心境,結廬人境而物我兩忘,也是一樁人生樂事。

  一個人獨自到鼓樓上隨性走走當然能有旁人所難以領略的佳處,而逢年過節攜三五好友登樓飲酒也自有一段風雅。九九重陽,古人向來就有登山的習慣,而府城少山,登臨鼓樓也可以算應了“登高”的景。清代詩人舒喬青生於斯長于斯,對府城鼓樓有著很深的感情,一次重陽節,他帶著朋友們上鼓樓一同飲酒,從下午一直喝到晚上,趁著酒興,他也為鼓樓留下了一首佳作:“挈伴登樓把酒卮,菊花香裏賦新詩。陌頭余稻農歸晚,天末無雲日落遲。望古適懷吹帽客,看山尤愛舉杯時。石欄杆外徘徊久,初月斜懸老木枝。”

  要説對鼓樓的情深意切,海南詩人王懋曾可以説是無人能及,他曾經屢次登臨鼓樓,為鼓樓留下了四首詩作,其中一首可以説是氣勢磅薄:“景覽南溟入渺茫,身齊飛鳥共回翔。七星雲影連淪澥,三島嵐煙接大荒。鰲背浮天波浪涌,霓光飲海颶風狂。奇觀自爾鐘靈異,早有人文應運昌。”在鼓樓上看瓊州,不能只憑眼睛去看,還需要用心去想像,王懋曾在鼓樓上放眼四望,看到的是阡陌城墟,神思卻早已繞著瓊崖大地飛了一圈,千里江山盡收眼底,府城的鼓樓就是海南的氣象。

  綿延千年的瓊臺文脈

  府城鼓樓歷史悠久,而鼓樓周邊的一系列古建築也同樣是瓊州千年曆史的見證者,經過歲月的風霜打磨,府城已經成為了一個渾然一體的所在,府城的名字本身也成了歷史的一部分。

  府城鼓樓面南坐北,而其北側正是瓊臺福地,福地坐落在抱珥山上,“瓊臺”二字正得名於此。據説,先民們最初來海南,離得很遠就已經能夠看到抱珥山,山上白石遍佈,如同美玉,故名曰“瓊”;因宋元兩代瓊州府治皆坐落於此,人們習慣稱官府為“臺”,這才有了“瓊臺”二字。

  鼓樓的西邊和東邊,分別是文廟與瓊臺書院,這代表了海南文脈,尤其是已經有三百年曆史的瓊臺書院,更是海南人文的淵藪,是海南人心中文化的聖地。粵劇和瓊劇都有一齣《搜書院》,搜的就是這座瓊臺書院,當時的山長謝寶為了維護自己的學生與鎮臺府丫鬟真摯的愛情,在書院裏與鎮臺大人鬥智鬥勇,其故事被千古傳頌。

  府城鼓樓,兼文治武功,這就是府城的城府,而其實在鼓樓的石碑上,早已把這城府彰顯在世人面前:“南連五指,東引甌越,西控交人,海外金城,爪哇、暹羅、琉球、日本諸國蒞臨若鶩,出沒洪濤巨浪之間,浮天浴日,擊楫萬里,震壓百變。”鼓樓的精神也正是自貿港的精神,驅使著海南在新的征程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