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奏 | 一年來海南省人大採取有力措施保障海南華僑權益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1-01-20

作者:尤夢瑜

編輯:林子慧

原標題:

一年來,省人大採取有力措施保障我省華僑權益

為自貿港建設凝聚更多“僑”力量

2021年1月1日,《海南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在華僑的基本權益、投資創業、服務保障、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海南是中國重要的僑鄉之一。全力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正在創造著多元新機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華僑回到祖國,參與自貿港建設。

2020年,省人大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相關決策部署,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海南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立法和解決海南華僑農場職工社保遺留問題取得實效,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廣泛凝聚華僑力量,注入更多發展活力。

主導相關立法服務自貿港所需

海南有近390萬僑胞,是極其寶貴的資源財富,但在《條例》頒布前,我省還沒有一部地方性法規對華僑投資、財産、社會保障等方面權益進行規定。保護華僑權益,吸引更多華僑為自貿港建設獻策獻力,讓華僑權益保護專項立法工作勢在必行。

還在2016年,省人大常委會就從海南僑胞的利益出發,提出了華僑權益保護立法的可行性研究。經過三年的深入調研和反覆論證,2019年,省人大常委會正式將制定《條例》列入年度立法計劃,明確由華僑外事工委牽頭組織起草。

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多次帶領調研組赴外省考察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立法情況,連續兩年召開座談會,系統梳理總結各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商討華僑權益保護立法的具體要求,一步一步抓推動,一項一項抓落實。

2019年3月,省人大華僑外事工委正式著手《條例》的編篡工作,採用了“座談交流+電話調研+書面調研”等形式開展調研活動,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向省司法廳、省公安廳、省歸僑聯合會、省海歸協會以及各市縣僑聯等數十家單位和一部分華僑進行調研,廣泛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廣泛徵詢,反覆打磨,2020年12月2日,省人大常委會第24次審議全票通過《條例(草案)》併發佈公告。

在立法調研階段,省人大常委會先後3次組織調研考察,原省外事僑務辦、省僑聯等單位積極派員參加調研活動,先後赴廣東、福建、上海、江蘇、湖北等5省市調研華僑權益保護立法情況,為《條例》的編纂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1月,全國人大外事委、全國人大華僑委、省委統戰部、省政府各部門共51家單位對《條例(草案)》反饋了工作意見;4月,省人大常委會又向海外瓊籍社團、商會徵求意見。此後,全國人大華僑委、中央統戰部、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委外事辦、省發改委等14家單位又再次對《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提出了意見建議。省人大常委會對這些意見和建議進行集中研討和吸納,最終達成一致共識。

“《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對於保護華僑在海南的合法權益,提升海南僑務工作法治化水準,激勵華僑華人支援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省人大常委會將不遺餘力,履行好立法監督職能,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凝聚更多華僑力量。”省人大常委會華僑外事工委負責人介紹。

持續發力監督解決群眾所急

海南五大華僑農場分別創建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末,屬於安置歸難僑的國有企業。海南華僑農場改革後,歷史包袱重,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欠賬較多,特別是華僑農場職工社保遺留問題,一直是影響海南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的瓶頸性難題。2018年,省人大常委會把解決華僑農場職工社保問題列入重點監督工作計劃。

3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每年組織調研組赴5個華僑農場開展專題調研。在海南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市縣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全力推動下,華僑農場職工社保資金、制度保障等工作得到了積極有效的落實。截至目前,全省5個華僑農場已完成補繳款3.9億元,涉及農場職工1.3萬人。至此,我省5個華僑農場在解決職工社保欠繳費12年的遺留問題上取得階段性成果,省人大常委會也將力爭推動於2021年內將5個農場面臨的相關問題全部解決。

一個被市縣政府稱之為“老大難”的問題,為何能在短短幾年內被迅速推動和解決?

本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海南發展負責的工作態度,省人大常委會以“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風,在解決華僑農場職工社保問題上持續發力,省人大常委會從源頭入手,厘清脈絡,運用多種方式開展多方位、多角度監督。匯聚各方力量、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在省人大常委會的持續監督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相關市縣政府積極推動,認真落實,華僑農場主動作為,讓工作一項一項地推動、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

堅持不懈、堅定信心,在這場監督工作中,省人大常委會以力度之大、措施之實推動問題解決,提昇華僑農場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