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三亞怎麼幹?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1-01-07

作者:

編輯:王彬濤

1月4日,《中共三亞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佈,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打造充滿活力魅力的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開放創新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標桿城市和宜居宜業的民生幸福城市。



十三項重點任務

1.抓緊抓實早期安排

打造開放創新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標桿城市

有序落實以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制度安排,推動各類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加快形成早期收穫,為全島封關運作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用足用好免稅購物政策,形成日用消費品免稅、離境退稅、離島免稅三類免稅購物並存,不斷提升免稅購物體驗;主動謀劃吸引出國旅遊、購物、留學等消費回流。高標準推進重點園區建設,創新崖州灣科技城、中央商務區園區管理體制,把園區打造成海南自貿港實施早期安排、實現早期收穫的展示區;構建現代産業體系,著力突破三亞經濟發展“冬暖夏涼”瓶頸,著力打造千億級旅遊産業,推動高新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突破發展,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培育壯大金融服務、國際會展、健康産業、教育産業、國際設計、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推動房地産業提質轉型,推動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實現三亞經濟快速發展、彎道超車。以打造自貿港建設標桿為引領,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

2.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

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核心區

培育旅遊消費新業態新熱點。大力提升旅遊設施水準,引領旅遊業態更新。建設時尚高端消費品發佈、定制和展示交易中心。大力拓展郵輪航線,建設郵輪旅遊試驗區。創新遊艇監管體制機制,建設遊艇産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推進“旅遊+文化”“旅遊+創意”“旅遊+體育”,建設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和國家南部體育訓練基地核心區。高標準佈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消費商圈,引進建設一批國際知名大型主題旅遊公園以及國際化高端化的大型旅遊綜合體。推進“智慧旅遊”消費體系建設,建立三亞國際旅遊消費服務“單一窗口”。創新旅遊市場國際行銷,加強與境外主流媒體合作,著力打造三亞度假旅遊國際品牌。

3.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打造國家戰略高新技術前沿區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建立科技創新管理制度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設立創新創業基金、聯合基金,加快國際離岸創新創業(三亞)試驗區建設。加快南繁、深海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建設,力爭在南繁科技、深海科技、空天科技、數字科技等科技前沿領域突破。全力爭創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加快南繁科技城、國家南繁科研育種(海南)基地、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轉机基地建設;設立國際種子交易中心,開展種業智慧財産權保護與交易,著力打造“國家南繁矽谷”。加快深海科技城建設,培育發展海洋生物、海洋醫藥、海洋能源等産業。發揮中科院空天資訊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的科技資源優勢,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國際網際網路數據交互試點,加快推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推動三亞進入創新型城市行列。

4.堅持高端引領

打造自由貿易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重點發展現代金融、國際會展、醫療健康、現代物流、教育産業、國際設計、生態環保等現代服務業,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構建專業化、高端化的現代服務業産業鏈。加快金融業改革開放,推動交易平臺集聚、保險業集聚、“大資管”行業集聚、上市公司集聚等。引進國際頂級專業會展公司,舉辦大型國際展覽會和節慶賽事活動。發揮海棠灣國家海岸休閒園區和育才生態區的資源優勢,創建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發展臨空臨港經濟,培育發展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冷鏈物流等産業,提高國際供應鏈服務管理能力。引進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準大學等在三亞獨立辦學,打造“留學三亞”品牌。引進國際知名規劃、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企業,推進國際化專業服務企業總部集聚。

5.注重統籌聯動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深入實施“中優、東精、西拓、北育、南聯”戰略,做優中心城區,吉陽區、天涯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完善自由貿易服務、航空郵輪遊艇樞紐和區域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做精東翼拓展區,海棠灣、亞龍灣主要發展旅遊業,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核心區;做強西翼拓展區,崖州灣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打造戰略前沿産業發展高地;保育北部腹地,打造“三亞後花園”。全力推進三亞新機場建設,推動三亞港區、南山港區、紅塘港區形成“一港三區”總體格局,加快提升“五網”基礎設施網路化智慧化現代化水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融合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鄉凈化、綠化、彩化、亮化、美化,大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發揮牽頭示範作用,推動“大三亞”經濟圈做優做精。

6.樹牢大局意識

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主動服務和融入海洋強國、“一帶一路”、軍民融合等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落實和服務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打造參與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戰略支點。推進“智慧海洋”建設,探索設立海洋經濟發展引導基金,積極發展海洋物流、海洋旅遊、海洋資訊服務等,構建特色現代海洋服務體系。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三亞設立辦事機構,構建“一帶一路”開放經濟體系。建立軍地共商、科技共興、設施共建、後勤共保的體制機制,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市,堅決守好祖國南大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三亞-粵港澳大灣區”3小時經濟圈。

7.突出系統整合協同高效

以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動力

把制度整合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從法治化配套、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多規合一”“極簡審批”改革、把握好“一線”放開和“二線”管住的關係等方面,全方位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為全省制度整合創新提供更多“三亞案例”。全面深化政府治理改革,深化大部門制改革,深入推進強區擴權和“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構建國資國企開放創新發展新格局。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破除融資難、融資貴等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進投融資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社會投資項目指標化管理體系,拓展多元投融資模式,探索設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募基金,建立滿足市場主體自主需求的新外債管理體制等。

8.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建立並完善廣大農民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機制,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新增就業崗位充分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壯大冬季瓜菜、熱帶水果、花卉苗木、種子種苗等熱帶特色産業,力爭到2025年,實現農業總産值150億元。著力打造崖州灣漁港休閒漁業示範區和漁港經濟區。改善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保護好10萬畝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9.推動綠色發展

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加強國土空間管理和資源高效利用,高水準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立綠色産品政府採購制度、環境污染“黑名單”制度。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高標準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創建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推動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強化綠色産業準入,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構建生態綠色發展模式。全面實施垃圾分類,推進“禁塑”工作,加快建設“無廢城市”。

10.提升社會治理水準

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品質,促進充分就業。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加快完善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相適應、體現工作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政策。建立統籌城鄉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實施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升計劃,構建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強化“菜籃子”“米袋子”主體責任。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嚴格落實房地産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1.促進文化繁榮興盛

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強化思想輿論陣地建設,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黨管媒體,堅持正確輿論宣傳導向,依法管網治網,維護網路意識形態安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和誠信建設,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持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動文化體育事業和文化體育産業發展,建成市體育中心(一場兩館)、市文化中心、歌劇院、博物館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打造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辦好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三亞國際音樂節、三亞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海南(三亞)國際馬拉松賽等品牌活動。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水準,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12.統籌發展和安全

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

加快建設法治三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用好用足經濟特區立法權,研究制定與海南自貿港政策相銜接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實現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全覆蓋。繼續推進大社區改革,賦予社區更大的基層治理許可權,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著力打造平安三亞,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開展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反破壞、反恐怖鬥爭,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開展全國最安全地區創建工作。建立健全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完善社會信用大數據、國際網際網路數據交互專用網路及風險防控平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13.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而奮鬥

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打造堅強有力的戰鬥堡壘,運用“大黨委”架構、“大黨建”模式,構建條塊結合、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城鄉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落實外國人來瓊工作許可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和外籍人才引進、就業和居留一體化許可制度。建立人才服務“單一窗口”,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推進三亞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和中國海南旅遊人才市場建設,打造人力資源培訓和輸出集散地。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