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週刊 | 海南攝影家羅韜航空攝影作品:捕捉蒼穹之舞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1-01-05

作者:謝凱

編輯:王彬濤

海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主席羅韜的攝影畫冊《蒼穹之舞》近日正式出版。這是中國航空攝影界第一本以“空對空”為主要攝影手法的攝影畫冊,收錄了217幅羅韜近年來搭乘運輸機拍攝的法國、德國、英國、波蘭等國大量軍用戰鬥機、攻擊機、直升機、運輸機、歷史名機、飛行表演隊和部分民航客機圖片。

羅韜在各種光線條件下對這些飛機的飛行姿態進行了多角度拍攝,捕捉了飛機最有魅力的精彩瞬間,全景展示人類的工業品之美。

瑞士PC-7飛行表演隊。

用上億像素相機拍攝

“使用1億像素相機在空中進行空對空拍攝和創作,我可能是第一人。”羅韜笑著對海南日報記者説,他在進行“空對空”攝影創作時,為了捕捉高速運動的飛機,他主要使用各種具備高速連拍功能的全畫幅機身,也會使用中畫幅數位機身進行拍攝。“畫冊中不少圖片就是1億像素的中畫幅數位機身拍攝的。”

上億像素的圖片可以盡可能地放大,圖像品質也會更好,更利於後期的圖片編輯。翻看畫冊,張張圖片清晰銳利,色彩艷麗,衝擊力強,無不把飛機翱翔天際的軌跡展現得淋漓盡致。

2019年9月,義大利空軍三色箭飛行表演隊在奧地利航展上編隊表演。

高空環境下的拍攝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這是20世紀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羅韜的創作,也遵循著這個理念。

羅韜介紹,在進行“空對空”拍攝時,攝影師是在一架敞開了艙門的運輸機尾部進行拍攝,高度在1800米左右。在這個條件下,攝影師往往需要面對瞬變的氣象環境、刺骨的寒冷、巨大的風噪以及人類心理恐高感等因素,與此同時,在飛機高速機動且可能會有顛簸的狀態下還要具備抓拍各種高速飛行的瞬間的能力,這也是“空對空”攝影鮮有人涉及的原因。

“但是,拍攝出來的圖片會讓一切都是值得的。”羅韜説,因為與地面的角度不同、環境不同等,圖片的呈現效果也讓人驚喜不已。比如,在空中拍攝時,被攝飛機主體與拍攝者處於同步的速度,攝影師便能通過1/15、1/20、1/30等低速的快門拍攝飛機槳葉富有動感的圓弧效果。

蘇27重型戰鬥機。

搭建海南航空攝影平臺

正是基於自己對飛機的喜愛,2018年9月,羅韜在海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王軍的支援下,在海南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以航空攝影為名的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匯聚了多位在全國航空攝影領域有較大知名度的航空攝影人士,不斷組織航空航太主題的講座、拍攝活動。

“海南有開放的基因,我希望在這裡有更多的人一起參與進來,共同助力中國航空文化事業的傳播,講好我們自己的航空故事。”羅韜表示,航空攝影和航空主題文化事業在國內是一個小眾且不為人知的“圈子”,如果大家都能獲悉、了解和支援,那將是一件大好事。

美國産“德克薩斯人”單引擎縱列雙座初級教練機。

F16戰鬥機垂直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