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河畔的“拍鳥人”

來源:南海網

時間:2020-12-16

作者:沙曉峰

編輯:王彬濤

三亞河是三亞的母親河,流經市區時分為東河、西河,兩河沿岸都密布紅樹,形成連片的紅樹林,為這座城市雕琢出無可複製的青蔥氣韻。

白鷺是這裡的“原住民”,常有鷺鳥在紅樹林中棲息,如小白鷺、池鷺、蒼鷺和夜鷺等,有時候還能看到綠鷺。每當漲潮、退潮時,可以看到河灘上有鸻鷸類在覓食,如環頸鸻、金眶鸻和磯鷸等。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白胸苦惡鳥在散步,藍翠鳥在捕魚。

近年來,三亞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三亞河的水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很多之前不會棲息在三亞的鳥類,如今都能發現它們停留在三亞河畔的身影。鳥兒來了,“拍鳥人”也開始多了起來,在三亞河畔,不分年齡、不分遠近,只要天氣晴好,總有一群癡迷攝友在此架起“長槍短炮”,捕捉小鳥覓食、嬉戲的精彩場面。

12月14日一大早,今年67歲的“候鳥”老人劉鴻戰就整理好自己的全套攝影裝備,趕往三亞城市樂園一側的三亞河畔,準備拍攝期待已久的亞歷山大鸚鵡。“拍鳥,其實就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劉鴻戰説,此次他攜帶的裝備除了標配的長焦鏡頭外,還有一個“秘密武器”——一個播放著鳥鳴的迷你音響。“可別小看這玩意,有時候還挺管用。”劉鴻戰告訴記者,上回就是靠這個“秘密武器”,真的把那只鸚鵡吸引過來了。

和劉鴻戰一樣,來自北京的“候鳥”老人王衛東也專程趕到了三亞河畔。“看到攝友們在微信裏發拍到的鸚鵡,我就過來試試運氣。”今年69歲的王衛東説,自己玩攝影已經大半輩子了,現在退休了到三亞過冬,就把攝影裝備拿出來練練手。

“無論我們有沒有拍攝到中意的作品,事實上攝友們都在宣傳三亞。”王衛東表示,他和攝友們都希望來三亞拍攝鳥類的朋友能夠越來越多,把三亞的良好生態和優美環境傳遞給更多的人們。

“候鳥”老人劉鴻戰展示自己拍攝的鸚鵡。記者沙曉峰攝

12月14日,“拍鳥人”在三亞河畔拍攝鳥兒。記者沙曉峰攝

“候鳥”老人劉鴻戰調試取景器上的放大設備。記者沙曉峰攝

“候鳥”老人劉鴻戰帶來的迷你音響。記者沙曉峰攝

“候鳥”老人王衛東在架設三角架。記者沙曉峰攝

“候鳥”老人王衛東在拍攝中。記者沙曉峰攝

“候鳥”老人王衛東展示拍攝的鳥兒。記者沙曉峰攝

12月14日,“拍鳥人”在三亞河畔拍攝鳥兒。記者沙曉峰攝

12月14日,“拍鳥人”在三亞河畔拍攝鳥兒。記者沙曉峰攝

12月14日,“拍鳥人”在三亞河畔交流拍鳥心得。記者沙曉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