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生教你四種方法輕鬆“鬥痔”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9-10

作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編輯:許媛媛

古有“十人九痔”之説,且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痔的發病率佔肛腸疾病的87.25%,居首位,且多見於20歲以上的成年人,所以無論男女老幼,若稍有不慎,痔瘡都是很容易找到府來的哦。痔瘡一旦發作,會造成瘙癢,便血,還可能有劇烈的墜痛,給患者的工作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今天,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平與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何為有痔?又如何鬥痔呢?

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肛墊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的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以齒狀線為界,齒狀線以上為內痔,以下為外痔,同一位置既有內痔又有外痔稱為混合痔。

內痔分為四期:

Ⅰ期:表現以便血為主,有便時肛門染血、滴血、噴血等不同程度的出血,多便後血止。無痔核脫出。

Ⅱ期:以便血為主,大便時痔核脫出肛外,便後可自行回納入肛。

Ⅲ期:大便、咳嗽、用力、勞累等原因致痔核脫出,需用手揉、平臥、坐浴等方式方可回納入肛。

Ⅳ期:痔核脫出嵌頓水腫,疼痛明顯,不能回納,甚者痔核缺血壞死誘發大出血。

外痔多見肛緣腫物不適感,便後肛門擦拭不凈、便染內褲等症。痔核發生炎症、血栓時可引起局部腫痛難忍。 

混合痔則具備內、外痔的共同表現。

痔瘡的成因

痔瘡發生於肛門部位,它多是由於在排便的時候,糞便過於幹硬或者用力過度而造成直腸肛管皮膚、黏膜下靜脈回流受阻,擴張或淤血形成的。另外還有以下幾種原因:

1、肛墊問題

肛墊是指肛管和直腸中的組織墊,一般是鬆垮地附在肌肉壁上的,排便時,受發力的影響,肛墊內壓力升高,肛墊會隨之下移,

正常情況下,排便後會隨著自身的收縮回到肛管內,但是由於彈性變化等原因會造成肛墊無法正常收縮,導致痔靜脈回流受阻,出現充血水腫的痔塊。

2、血管問題

肛腸內的血管增生和血管病變都有可能導致痔瘡,因為血管問題更有可能導致靜脈的回流受阻及靜脈擴張,從而使管黏膜下組織充血擴張,形成痔。

一般來説,長期便秘、酗酒、大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久坐不動等人群更容易患上痔瘡。

痔瘡的症狀

1、內痔一般長于肛門裏側,早期會有便血症狀,一般無痛,只有當後期突出肛門外才會有墜痛,並伴有分泌物,受其刺激,還容易引起皮膚濕疹等,造成瘙癢不適。

2、外痔一般位於肛門外側,一般不會引起出血,但會有墜痛感,尤其是活動或排便時疼痛會加劇,也會造成瘙癢不適。

3、混合痔是內痔和外痔融合而成,症狀為兩者綜合。

痔瘡的治療

痔的治療應遵循三個原則:無症狀的痔無須治療;有症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症狀,而非根治;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1、一般治療。在痔的初期和無症狀的痔,只需增加纖維性食物,改變不良的大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防治便秘和腹瀉。熱水坐浴可改變局部血液迴圈。血栓性外痔有時經局部熱敷外敷消炎止痛藥物後,疼痛可緩解而不需手術。嵌頓痔初期也採用一般治療,用手輕輕將脫出的痔塊推回肛內,阻止再脫出。

2、注射療法。治療Ⅰ、Ⅱ度出血性內痔的效果較好。注射硬化劑的作用是使痔和痔塊周圍産生無菌性炎症反應,黏膜下組織纖維化,致使痔塊萎縮。

3、膠圈套扎療法。用於治療Ⅰ、Ⅱ、Ⅲ度內痔。原理是將特製的膠圈套入到內痔的根部,利用膠圈的彈性阻斷痔的血運,使痔缺血,壞死,脫落而癒合。注意痔塊脫落時有出血的可能。套扎不能套在齒狀線及皮膚,否則引起劇烈疼痛。

4、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僅限于非手術治療失敗或不適宜非手術治療的病人。

人們對痔瘡認識的誤區

1、十人九痔。這句俗語之所以能流傳開,完全在於我國對“痔”的判定標準。突起即痔,疼痛即痔,瘙癢即痔,痔就是肛門不適的代名詞,這樣十人九痔當然可能。同樣是地球人,英國人發病率13.3%,而美國人只有5%。

2、兒童不得痔瘡。痔瘡是年齡的標誌,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會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童就不會得痔。有些體質瘦弱或有便秘的兒童,在排便時肛周會突出紫色的泡泡,大的時候有小指甲蓋大,這其實是靜脈曲張外痔。多數情況下通過改善便秘就可以,但如果單個過大也可做個小手術來解決。

3、吃辣椒得痔瘡。在我國廣大的西南和西北地區,人們普遍喜歡吃辣,而東南地區則不喜歡辣食,我們並沒有發現這兩個區域的痔瘡發病率有大的差異。但為何有此誤區産生?對一些平時很少進辣食者突然大量進食,這就很危險了。所以有些患者問手術後還能不能吃辣的?答案是:可以!但應適量。

4、因為不痛所以無痔。痔最常見症狀是出血和脫垂,一般不痛,只有伴血栓水腫急性發作才會痛。肛門疼痛的原因還有膿腫等其他原因,所以不能用痛否來判斷是否有痔。

5、便鮮血就是痔瘡。80%是這樣,痔表現為無痛滴鮮血或噴血,但肛裂、直腸息肉、直腸癌、直腸潰瘍也可能會出鮮血,臨床必須加以鑒別。肛裂是疼痛合併出血;息肉出血量少;低位直腸癌會伴黏液,同時血會殘留腸腔,這時做個直腸指診能馬上明瞭;直腸潰瘍會伴下墜、裏急後重。

6、腹瀉不得痔瘡。其實腹瀉是痔瘡的一個重要原因。腹瀉蹲廁的次數會增加,腹瀉多是腸炎造成,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會造成肛門直腸局部血管變脆彈性下降,痔瘡形成。

7、坐浴越勤越好。坐浴本身確實有防治痔瘡的作用,但水溫不要過熱,坐浴時間每次不要超過5分鐘,坐浴次數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次,否則可能會加重痔瘡,要是術後還會影響癒合。

8、手術還復發所以乾脆忍。有些患者的痔瘡非常嚴重,但你告訴他(她)需要手術時,“不做!”理由是聽別人説做了還復發,如果做不就等於白挨一刀嘛。其實這是在耍小聰明,如果挨一刀能保你5年10年,也比你天天受罪強吧,更何況很多時候可以一刀永逸。關鍵是你不要落到二把刀手裏。

9、哺乳期不能手術。孕産婦均是痔瘡青睞的對象,很多處於哺乳期的産婦為了寶寶安全,忍受著痔瘡的折磨而不敢手術,這也是誤區。手術的影響是術中術後用藥,術中的麻醉藥一般在半天內代謝完,術後主要是抗生素和局部藥,選擇頭孢類藥並控制在1天內,可行手術治療,術後1天即可正常喂奶。

10、微創法比傳統好。到目前為止,可以説真沒有一種方法能真正稱得上微創,標榜的一些所謂的微創方法不僅不微創,還問題多多。而傳統多是些久經考驗的經典方法,基本方法,不會運用就不是一個合格肛腸醫生。

11、隨治隨走比住院好。治病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絕對不能用是否需要住院來衡量好壞,相信隨治隨走的後果是走了還得回。

12、傳統手術痛苦大。什麼是傳統手術?延續傳承下來的經典與基本方法,至於痛苦大不大,完全取決於病情輕重、術者水準高低、方法運用是否得當等因素,劃成分做法要不得。

13、手術時間越短越好。恐怕沒人不對手術恐懼,所以躺在手術臺上最大的期盼就是快快結束。所以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你3分鐘,你一定會認為方法好。前幾天有臺手術用時稍長,但患者總安慰説“大夫,不急,一定要給我做仔細了”。不過先別誇他,因為他實在不想再做第6次了,貪快讓他白治了3次。

痔瘡的預防方法

預防大於治療,即便痔瘡沒有找到府來,也不要放鬆鬥痔之心。

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水果蔬菜攝入膳食纖維,避免過食辛辣,肥甘厚味,保證每天攝入足量的水。

二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規律排便,排便時不要過度用力。另外,排便時不要玩手機。

三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四避免久站久坐,適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