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膝關節炎全套攻略請收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9-03

作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編輯:許媛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關節炎患者超過1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簡稱膝關節炎)是骨關節炎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佔比高於30%。60歲以上的人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有膝關節炎。今天,我們跟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主任趙海主任醫師一起來了解下如何防治膝關節炎。

什麼是膝關節炎?

膝關節炎又稱為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膝關節病。

它最重要的病理表現是軟骨的破壞,常見有關節邊緣的骨質增生,軟骨及軟骨下骨常有囊性變或者硬化,滑膜大量的充血、水腫,關節囊會有攣縮,進而韌帶鬆弛或者攣縮,肌肉也會逐漸出現無力,這是一種慢性的關節炎性疾病。

導致膝關節炎的因素有哪些?

膝關節炎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年齡、肥胖、糖尿病、關節外傷、關節過度使用等導致關節軟骨受損、關節炎症反應、膝關節內環境穩態受到破壞。

1、年齡因素:慢性膝關節炎,一般由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失治轉化,有勞累或關節疼痛的病史。患者感覺兩腿沉重,關節腫脹、下蹲困難,或上下樓梯疼痛,勞累後及遇寒後加重,休息後及遇暖時減輕。

2、外傷:急性膝關節炎,多因打擊、扭轉、運動過度以及外科手術後發生腫脹、疼痛、活動困難、走路跛行,局部皮膚溫度高,皮膚腫脹緊張,關節穿刺出血性液體。膝關節滑膜炎常是膝關節其他損傷的合併症,須與骨折、脫位、韌帶及半月板損傷相鑒別。

3、潮濕環境:居住環境對於每個人來説都非常的重要,有些人長時間居住在潮濕的環境,很容易引起膝關節炎,由於膝關節是“皮包骨頭”,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護,得不到充足的熱量供應,因而溫度比身體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暖很重要,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上班族都喜歡久坐辦公室享受空調,空調溫度過低容易引起膝關節受涼,從而引起膝關節炎。

4、飲食不合理:由於現在很多年輕人,平時上班比較忙碌,不注意合理飲食,還有一些年輕人平時應酬多,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會使體重過重,而體重的增加不僅影響著您的外在形象,給患者的關節帶來沉重的負擔,導致關節超負荷工作,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膝關節炎。

哪些人容易得膝關節炎?

1、超重人群。體重越大,膝關節勢必受力越大,膝蓋不堪負重,也會提前老化。

2、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女性絕經期前後的時候,激素水準下降,骨質流失較多,骨骼肌肌力下降使膝關節的穩定性下降,引發運動過程中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應力增加,最終導致軟骨磨損,關節退變。

3.過度運動的人。膝關節內的軟骨面以及半月板,一生中能承受的摩擦次數是有限的。如果過量運動,那麼膝關節的磨損就會越嚴重。

4、久坐不動的人。久坐不運動,關節內的滑液無法充分流動,起不了潤滑劑的作用,而且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也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就失去了保護,關節損傷的幾率自然會增高。

5、膝關節受過傷的人。比如半月板和韌帶損傷,導致韌帶不穩定、半月板不平整,走路時腿就會晃蕩,加快磨損。

6、腿部畸形的人。膝關節的內翻畸形、外翻畸形等會引起關節面對合不良,可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

膝關節炎預警

如何知道自己的膝關節是否出現問題?上下樓梯時關節的感受是一個很重要的自測方法。

下樓梯疼,這是膝關節發來的黃色預警;

上樓梯也疼,這是膝關節發來的橙色預警;

最後是走平路疼,最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感覺腿疼,這説明您的膝關節問題嚴重了,發出了紅色警報。

您如果開始出現了下樓梯時關節疼,就一定要注意了。建議及時就醫,醫生可以針對不同的病情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如果你在一個月內反覆發作的膝關節疼痛,時輕時重,關節活動時有摩擦音,早晨起床的時候會有短暫的僵硬感,年齡大於40歲,X片可見到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或骨質增生,這時候基本可以考慮是骨性關節炎了。

膝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1、疼痛。疼痛是尋求醫療處理和出現關節功能受損之前的主要症狀,疼痛一般為鈍痛,典型的症狀表現為行走後出現膝關節鈍痛和關節發僵,疾病早期這種膝關節的疼痛和發僵可在適度活動後緩解,但隨著發展,膝關節疼痛表現為持續性疼痛或者出現休息時疼痛乃至夜間疼痛。

2、腫脹。主要是由於關節的滑膜增厚、滑液分泌增多、脂肪墊增厚、骨質增生引起,通常會有休息時減輕、頻繁活動時加重的特點。

3、功能障礙。在疾病的早期會出現膝關節活動受限,感到到膝關節“發緊”,但一般活動後膝關節會恢復正常。但隨著病情的加重,晚期後會出現關節僵硬,主動及被動關節均活動受限的嚴重後果。

4、畸形。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晚期表現。

膝關節炎怎麼治療?

1、保守治療。膝骨關節炎治療原則以保守治療為主,目的是緩解疼痛、保護軟骨、延緩病情發展。必要時手術治療。

(1)調整生活方式

急性疼痛期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減輕體重,減少膝關節的負重,非常重要。

適度運動,鍛鍊過程中如果關節不舒服,立即停止鍛鍊。推薦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避免爬山、爬樓梯、反覆蹲起等負重運動。

避免久坐。

(2)藥物治療

遵醫囑口服消炎鎮痛藥、軟骨保護劑、局部外敷用藥等,也可行關節腔藥物注射。

(3)物理療法

多適用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慢性期,對解除亞急性期炎症也有較好的療效。可選用多種理療形式,包括熱敷、電療、磁療、紅外線、水療、礦泉浴、泥療、蠟療及離子透入法等。

(4)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

股四頭肌是人類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負責我們走路、上下樓、蹲起等動作時的主要力量,還負責我們膝關節的穩定性,尤其是髕骨和膝關節前後向的穩定性。

坐在椅子上,膝關節伸直同時勾住腳尖,用力使整條腿繃直並保持水準狀態。

這時候會感覺大腿的肌肉在用力,摸起來硬硬的,每次堅持10秒鐘,然後放鬆10秒鐘,每日上午30次,下午30次。

2、手術治療

一般來説,上述的所有治療方法都無法取得效果,同時病人的症狀還在持續性的加重,甚至由活動時才出現疼痛發展到休息時也出現了疼痛,嚴重的時候病人甚至無法正常行走,關節的活動度也受到了明顯的限制,這些都表明骨性關節炎進入了中晚期,根據有關的影像學資料,關節科的大夫會建議採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

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預防?

需要注意的是,關節炎一旦患上是不可逆的,預防遠大於治療,平時好好的愛護我們的膝關節是重中之重。

1、日常護理;儘量避免上下落樓梯及走斜路;儘量避免提重物走路;儘量避免長時間蹲下及跪下來工作;注意體重,避免身體過重,增加關節負荷;儘量避免穿高跟鞋;按物理治療師的指導,做適當的關節運動。

2、運動及休息:運動不但可保持肌肉強壯,改善關節活動能力,更能減輕體重。儘量減少頻繁使用關節及引起關節疼痛的活動。游泳、騎自行車或散步,此類對關節造成較少壓力的運動特別適合骨關節炎患者。

3、熱敷和冷敷:溫水澡,淋浴,熱敷以及熱燈照射等可減輕疼痛及關節僵硬。運動後用冰塊(用毛巾包裹)以及冰袋冷敷可減輕疼痛及發炎。無論冷敷或熱敷均不要超過20分鐘。

4、減輕體重:以增加體力活動及減小食量來減輕體重。

5、行動支援:主要減少受累關節負重,可採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6、改變負重力線:根據骨關節炎所伴發的內翻或外翻畸形情況,採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以平衡各關節面的負荷。

趙海提醒,吹空調不會導致膝關節炎,但是如果在陰涼寒冷天氣或者溫度低的空調房中待久了,出現膝關節的酸脹、疼痛、活動障礙等現象,建議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