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窗戶,在博鰲國際醫院住院的吳先生收拾了床舖,開始室內慢走。時不時,他會下意識朝窗外看一看,似乎在等著什麼。
2020年1月,65歲吳先生到一家醫院行增強MRI顯示右肝5cm佔位,惡性,可疑來源於眼部轉移(2011年因左眼出血,患者被診斷為早期惡性黑色素瘤,在當地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今年3月,經過十幾家醫院的對比,吳某選擇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行肝段切除術,姑息性切除了右後葉+左內葉+膽囊,術後病理經多家國內外權威醫院會診確診為肝惡性黑色素瘤,考慮轉移性。
眾所週知,黑色素瘤被稱為“癌中之王”。一般生存時間3個月左右。轉移擴散的黑色素瘤風險更高,生存期更短。更何況,吳先生是重要臟器—肝臟的廣泛轉移,甚是凶險。
為防治腫瘤進一步發展,吳先生先後去了國內多家權威醫院,最後又去了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會診。然而,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重,進入4月,吳先生已經沒法再去美國。為求治療,吳先生焦急萬分,死神正一步步逼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他。就在這個時候,安德森癌症中心專家提議:“在中國,樂城先行區有‘特許醫療’特殊政策,去那裏同樣可以享受精準治療腫瘤的‘國際方案’。我同學,David Peng就在樂城先行區博鰲國際醫院工作,可以去那邊開展治療。”
吳先生了解到,博鰲國際醫院有一流的專家、一流的設備,MDT多學科團隊直通美、日、歐,不但能快速準確做出診斷,而且能規範有效精準的實施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
4月16日吳先生來到博鰲國際醫院就診。以博鰲國際醫院常務副院長David Peng為首的專家團隊,認真分析了吳先生病史和前期診療經過,緊急召開遠端國際專家會診,結合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哈弗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MGH)、梅奧醫學中心及小田治範等國際專家意見,為患者完成病歷分析、病情診斷,系統制定了治療方案,多管齊下。治療方案包括:化學藥物治療、靶向藥物治療、介入栓塞治療和免疫系列治療(免疫小分子藥物+免疫靶向藥物+免疫功能提升及免疫平衡)。記者注意到,治療方案中的CTLA-4藥物,目前未在國內上市。David Peng解釋,依託樂城先行區“特許醫療”的政策優勢,博鰲國際醫院可以直接引進該藥,在國內率先使用。
與死神較量,創造生命奇跡,靠的是精湛醫術和樂城先行區的政策優勢,還有樂城先行區的“店小二”服務精神。
先行區以往啟動特許藥品比較通暢,“疫情期間,很多跨國公司都放假了。詢問了四大供貨商,都説找不到藥物。”David Peng介紹,4月18日確定治療方案後,通過多種途徑、海外渠道尋藥均無果。
怎麼辦?病人術後復發病灶已經長到了7cm,佈滿肝脹的轉移灶也都迅速增大,病情可不能再拖了!David Peng直言:“病人的‘窗口期’只有1個月左右時間!CTLA-4藥是唯一最可能對病人有效的藥物,如果能用上特效藥,有52%的病人生存期超過5年;否則,病人走投無路、必死無疑。”
博鰲國際醫院現在能做的,是和時間賽跑,與病魔搶人!David Peng深知此病凶險,心急如焚。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已經是4月22日了,仍無結果。在萬般無奈下,他撥通了樂城醫療藥品監管局常務副局長李麗靜電話,向她求助。
李麗靜得知後,第一時間請示省藥監局,動員全部關係,全球尋藥。平時也許是可以的,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太難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李麗靜“折騰”完所有朋友後,終於在香港一家公司找到該藥,可該公司卻因為疫情原因,沒有正常上班。她沒有放棄,繼續聯繫該藥生産商美國總部。也許是全球尋藥感動了他們,總部立即給予答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緊急供藥!並同步安排在華專家團隊來博鰲國際醫院評估病人。
此時,David Peng才松了口氣,但他還不能有半刻鬆懈,緊急準備病例、各種檢查資料、翻譯藥物説明書,藥物使用手續報省衛健委、省藥監局審批。省衛健委、省藥監局第一時間對資料進行審查,召開局務會討論批准該藥品進口使用。
5月13日,翹首以盼的CTLA-4救命藥終於順利落地博鰲樂城醫療先行區。David Peng一顆懸著的心才真正落地了。病人及其家屬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感謝博鰲國際醫院,感謝樂城先行區的好政策,感謝這麼多熱心人幫助!”
面對醫院、患者的感謝,省藥監局局長賈寧説:“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樂城醫療藥品監管局為適應先行區的發展需要而設立,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衛生和藥監協同監管效能,更好地為先行區醫療和藥品器械新技術服務,助力先行區醫藥健康産業發展。”
正如樂城先行區管理局局長顧剛所説:“此次特許藥品的成功使用,在省藥監局的支援下,通過了緊急快速的壓力考驗,為患者帶去了生命的希望。充分説明瞭特許藥械進口政策在樂城是可以高效運作的,未來樂城還將引入更多更先進的特許藥械,打造中國醫療對外開放的世界級窗口。”
今 日 要 聞
MORE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