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13日獲悉,重慶自貿試驗區已獲國務院支援設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這意味著,重慶成為又一個可以開展該業務的口岸,借此,重慶將積極引進全球創新醫藥産品。
設立背景 國務院53條深化改革新措施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5週年之際,國務院于2018年11月印發了《關於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53條“切口小、見效快”的深化改革創新措施,適用於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有41條,其中“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鐵路運郵”2條為重慶獨有。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條都已被重慶國際物流園“承包”。
為什麼是重慶?
平臺企業攜手 拉通産業鏈
《通知》批准重慶設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使重慶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後第四個可進口首次在中國境內銷售的藥品和生物製品(疫苗類、血液製品類及血源篩查用診斷試劑)的城市。
之所以能夠獲得該許可權,是重慶自貿試驗區與企業攜手,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平臺作用和口岸功能的體現。
幾年前,重慶國際物流園與入駐企業重慶醫藥(集團)合作,利用重慶是全國18個醫藥進口口岸城市之一的優勢,在全國率先利用中歐班列(重慶)運輸完成首趟進口藥品的測試,結束全國西部地區無直接進口藥品的歷史,並獲得國外藥品製造商認可。
在市商務委、市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等相關單位的支援下,重慶國際物流園通過搭建平臺的方式,積極與重慶醫藥(集團)洽談合作,希望後者能繼續開展此類業務。同時與各相關部門銜接,從運輸、通關等環節下手,優化進口藥品的運輸流程、通關效率、分銷渠道等,確保進口藥品順利入渝且銷售。
目前,園區已先後進口了3種海外暢銷藥品。同時與瑞典、法國、德國等國的多家領先藥企也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基於發展的迫切需求和良好前景,2017年,重慶國際物流園正式向國家提出申請,隨著口岸基本條件的成熟,這才有了現在該口岸的落戶。
後期運營 三個方面發力
“這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需從多個角度來維護、運營好這個口岸。”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谷永紅説,下一步,重慶國際物流園將從3個方面推動“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的建設。一是取經北上廣,對標先進經驗,並結合口岸實際進行改進創新;二是優化硬體基礎,完善設施配套,比如在今年6月,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恒溫庫將投入使用,有利於進口藥品的儲存;三是引進更多醫療企業,並結合重慶及周邊需求,打造適銷對路的進口藥品産業鏈。
今 日 要 聞
MORE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