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軍10歲時,妹妹開始上小學。由於熊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學校不收熊軍,他就在趴在妹妹教室外水溝邊“蹭學”,一趴就是一天。從早上母親送他去學校,到下午放學來接,期間吃喝拉撒全在水溝旁,水溝的臭氣加上一身的污穢,老師學生們都繞著他走。為了學習,他活得像個乞丐,但母親依然堅持讓他旁聽。慢慢的,熊軍自己能爬著去上學。從家到學校5公里的路,無論颳風下雨,熊軍每天都堅持爬去學校。為了給老師和學生留下好的印象,熊軍讓妹妹幫他帶一套乾淨衣服,爬到學校後就換上。
爬行的日子裏,有人幫助過他,有人嘲笑過他,有人欺負過他,看著家人的不離不棄,也為了爭口氣,熊軍開始鍛鍊站立。
爬起來摔倒,摔倒了再爬起來,意志和現實艱難地磨合。今天牙磕斷、明天手摔斷,擦傷劃傷更是家常便飯。無數次嘗試之後,他逐漸站了起來,還能蹦跳著走幾步。“記憶最深的就是能站起來那一天,我和我媽在被窩裏哭了一晚上。”熊軍説。
用了7年時間,熊軍完成了從“爬”到“走”的過程。妹妹讀初中的時候,他已經能從這座山跳到那座山。
2006年,家裏房子垮塌,熊軍父母為了生活,到溫州打工。通過親戚的介紹,熊軍到重慶三峽職業學院讀中專。
新生軍訓第一天,進行跑步訓練,跑不贏其他同學,熊軍就練習站軍姿來磨練自己的毅力,一站就是一天。
教官被他的堅持感動,在了解熊軍家庭情況後,發動了全校師生給他捐款。學校得知熊軍的情況,也免去了學費和生活費,並給予一定補助。因為家裏房屋垮塌,學校特別給他一間宿舍,讓他假期可以在校生活。
熊軍將這些幫助記在心裏,心裏埋下了回報他人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