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春耕春種快樂 領略壯鄉文化魅力

時間:2023-03-09來源 : 南寧晚報作者 : 趙敏 蔡莎

春耕播種、植樹勞作,花婆送福、壯族八音、舞春牛……春暖花開日,研學正當時。3月6日,驚蟄當天,一場春耕融合民俗文化體驗的研學活動在青秀區劉圩鎮的廣西傳桂譚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舉行。別具一格的研學項目、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吸引了來自南寧市華西路小學的近千名師生,他們從農耕播種、植樹勞作和民俗文化體驗活動中感受春天氣息,體驗勞動的快樂,領略壯鄉文化魅力。

學生們鏟土來種植香蕉。(廣西傳桂譚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供圖)

當日上午,由近千名師生組成的隊伍,在廣西傳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活力滿滿地行走在春日的田間地頭,探究譚村的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活動中不僅有春耕播種、植樹勞作,還有花婆送福、壯族會鼓、壯族八音、舞春牛、扎染、竹竿舞、生榨米粉、簸箕宴等互動體驗活動,更有挑冬瓜、抱南瓜接力賽及袋鼠跳等鄉村豐收趣味運動會……讓學生們意猶未盡,陶醉在感悟家鄉文化、品味非遺魅力的獨特氛圍中。

活動中,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鳳顯為孩子們帶來了“春耕第一課”,介紹了“驚蟄”節氣的由來。黃鳳顯用壯語示範吟誦與春天有關的課文、詩詞,在他的帶動和熏陶下,另一頭的田埂上,小學生用普通話朗誦與春天有關的課文……一起呼喚春天的到來,以此獨特方式拉開了春耕勞作插播、茉莉花種植、甘蔗種植等系列田間勞動,學生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大自然的無限魅力。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體驗水稻播種技術。(廣西傳桂譚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供圖)

將勞動教育“延伸”到鄉村,讓廣大學生在鄉村研學中盡情釋放童心、綻放自我,參加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活動,既親近了美好自然,又感受到勞動快樂。帶隊老師表示,讓孩子們體驗到鄉村獨特的非遺文化,他們沉浸其中感受勞動收穫的喜悅,從而養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同步提升勞動技能,最終讓“勞動産生美”紮根少年兒童的心靈。

據悉,承辦此次活動的廣西傳桂譚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于2022年12月獲評自治區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真實的鄉村勞動環境,讓學生得以切身實地地在農村真勞動、真流汗、真感受、真收穫。基地內供給學生農耕勞作的面積超600畝,可以種植水稻、高粱、甘蔗、玉米、花生、紅薯、西瓜、木薯、辣椒、蔬菜等農作物,一年四季不間斷有種收農作物課程提供。除了基礎農耕課程,産業區、産業園也有特色課程,學生可體驗到特色且有意義的全産業鏈勞動課程。“我們非常歡迎、支援搞研學活動。希望以後能夠通過研學來帶動一、二、三産融合,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譚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譚建都向記者介紹道。(記者 趙敏 通訊員 蔡莎)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