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踏千重浪 赴詩和遠方

時間:2023-02-17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吳麗萍 李志雄 鄒如意

原標題:再踏千重浪 赴詩和遠方

——二〇二三年廣西文化旅遊開啟新征程

在一系列擴消費、穩增長政策的持續加持下,廣西文旅市場終於迎來發展的春天。今年春節假期,全區累計接待遊客同比增長55.1%,比2019年同期增長30.3%;旅遊收入同比增長54.9%,比2019年同期增長34.8%,為全年文化旅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再踏千重浪,赴詩和遠方。2023年,全區文旅系統將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高標準做好文化和旅遊各項工作,努力推動文化旅遊高水準恢復和高品質發展,加快世界旅遊目的地和文化旅遊強區建設步伐,為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左:1月,陽朔漓江景區共接待遊客32萬人次,同比增長1648.67%。容科彪廖嘉琦/攝右: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苗族村寨2023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 (自治區文旅廳供圖)

促消費

大片揮舞的紅綢,像紅色的火焰,在漓江夜空上“燃燒”,這絢麗奪目的“滿江紅”讓觀眾為之震撼……1月24日晚,《印象·劉三姐》開始恢復演出,連續兩天單日演出3場,吸引近萬人前往觀看,漓江之畔迎來了久違的熱鬧。

文化旅遊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1月18日,自治區專門出臺政策,從大力發展夜間經濟等16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推進文化旅遊市場全面恢復振興。

“我們鼓勵各地舉辦形式多樣的夜間文化旅遊消費主題活動,開發駐場演藝、公園夜遊和沉浸體驗式夜生活項目,激發夜食、夜購、夜娛、夜展、夜秀、夜讀、夜健等夜間消費業態活力,拓展夜間消費場景。鼓勵有條件的城市豐富夜間經濟業態,打造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産業發展處處長蘇尉東説,通過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響“中國不夜城浪漫夜廣西”品牌。

培育消費新熱點。2023年,廣西將大力開發康養、研學、露營、體育休閒、郵輪遊艇等文旅新業態,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南寧市將以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城市為總目標,開展貫穿全年的南寧文化旅遊提升年活動,組織實施南寧月月文化旅遊節,爭創國家級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不斷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活力。

開展市場大行銷。“今年,我們拉滿弓、鉚足勁,創新開展‘壯族三月三·相約遊廣西’‘廣西人遊廣西’‘冬遊廣西’等主題宣傳推廣活動,支援各地舉辦特色文化旅遊節慶活動;鼓勵和支援文旅企業開展宣傳行銷,推出面向全國遊客的優惠措施,促進全區文化旅遊市場復蘇與發展。”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宣傳推廣處處長曾彤説。

恢復發展入境遊。2023年,廣西將精心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旅遊展、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國際論壇、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等國際旅遊展會,組織旅遊機構和企業赴境外開展廣西旅遊宣傳促銷活動,邀請境外媒體和旅行商到廣西采風、踩線,促進入境旅遊恢復發展。

“南寧之夜”自1月14日開街以來,接待遊客量已超過200萬人次。 (廣西旅遊發展集團供圖)

鑄品牌

千山暮雨、群島草綠、百鳥翔集……二月的會仙濕地,萬物生長、春意萌動。

桂林會仙喀斯特濕地公園內的濕地環境及風貌得天獨厚。2月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了我國新指定的18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桂林會仙喀斯特濕地公園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建設再添一張新名片。

“新的一年,我們將錨定目標,堅定信心,圍繞‘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全力推動桂林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王子西説。

桂林將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漓江景區提質升級,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推進遇龍河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世界級度假區;推動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紅色文化旅遊景區、龍勝龍脊梯田等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加快桂林抗戰文化名人博物館、桂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標桿性文旅品牌。

在加快建設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的同時,廣西世界旅遊目的地建設也在緊鑼密鼓中進行。

“2023年,我們將圍繞‘世界級’目標,著力打造一流的山水旅遊名片、康養旅遊名片、文化旅遊名片、濱海度假旅遊名片、地質奇觀旅遊名片,全方位把‘秀甲天下壯美廣西’品牌叫響做實。”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郭勇介紹,廣西將重點推進三江程陽八寨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北海銀灘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推動寧明花山岩畫、樂業大石圍天坑群等景區開展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品質評價工作;指導防城港江山半島、桂平大藤峽、金秀山水瑤城等景區挖掘新資源、開發新産品、發展新業態,加快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步伐。

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必有一流的服務。2023年,廣西將全面提升交通設施旅遊服務功能,實施文旅行業服務品質提升行動,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完善新型市場綜合監管機制,維護好遊客合法權益,著力營造“放心遊廣西”的良好環境。

強文化

1月9日晚,一台原生態“村晚”在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精彩上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群眾和遊客樂在其中。據悉,這臺“村晚”入選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取得廣西公共文化服務的“開門紅”。

“2023年,全區文旅系統將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擴大‘5.23全民藝術普及月’等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繼續開展‘走讀廣西’活動,推動全區公共文化資源與旅遊推廣融合,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間;持續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免費開放,提升服務效能,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賦能。”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負責人説。

推動藝術創演再攀高峰。2023年,我區將對全區藝術創作進行再梳理、再提升、再凝練,指導全區文藝院團策劃推出一批展現新時代輝煌成就、精神面貌和審美氣質的藝術創作選題,為2025年第十八屆文華獎評獎遴選重點劇目。開展好重點藝術活動,舉辦第十二屆廣西音樂舞蹈比賽等專業賽事,啟動第十二屆廣西劇展籌備工作。

2月10日,國家文物局調研組一行先後到友誼關景區、金雞山古炮臺等地實地了解憑祥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署要求,2023年,我區將加快推進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繼續加強世界文化遺産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持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靈渠、三江侗族村寨保護和申遺工作。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持續開展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培育創建工作。加快推動廣西自然博物館新館遷建,做好廣西民族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工作,組織開展廣西博物館改擴建工程二期的前期規劃工作。

推動非遺保護再創佳績。“今年,我區將進一步健全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加大非遺傳播普及力度,組織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等活動,繼續推動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二期建設,打響‘壯美廣西·多彩非遺’品牌。”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産處處長周建洪介紹。

興産業

燈火輝煌、美食飄香、舞臺絢麗、遊客如織,“南寧之夜”文旅街火了……自1月14日開業以來,這個商文旅融合項目接待遊客量已超過200萬人次,街區內總消費額超過2200萬元,帶動效應明顯。

“‘南寧之夜’之所以獲得市場的認可,是因為我們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産業發展處副處長黃河説,我區將加大力度打造和完善新項目,培育和形成文旅消費新産業。

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我區將以籌辦2023年、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為契機,加快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重大項目,建設一批世界級、國家級旅遊産品,重點建設南寧國家旅遊樞紐城市、西江生態旅遊帶。加快文旅裝備製造業發展,促進康養旅遊提檔升級,推進景城一體化建設,拓寬全區文旅産業發展新空間。積極培育創建一批國家和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及基地。豐富“一鍵遊廣西”平臺功能,推動全區主要涉旅企業、重點文化場所實現智慧化升級。

打造優質文化旅遊産品。完善廳市共建、廳校共建、銀企合作等工作機制,創新推動文化旅遊與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廣西“文旅+”産業融合培育新業態拓展新消費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批消費業態新、聚集程度高、區域帶動強、品牌影響廣的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發展旅遊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我區將積極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現有星級鄉村旅遊區、農家樂轉型升級,打造一批高品質的鄉村旅遊經典景區、精品線路和産品,創建一批全國、全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舉辦2023年‘黨旗領航·村旅遊嘉年華暨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深入推動廣西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覃永建説。

南國春來早,文旅復蘇忙。“全區文化和旅遊系統將在強實幹下更大力氣,奮戰一季度,加力開新局,推動文化旅遊高水準恢復和高品質發展,為完成全年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歐余軍説。(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鄒如意)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