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增長 人氣回升——廣西邊境商貿旅遊復蘇見聞

時間:2023-02-17來源 : 新華網作者 : 趙歡 農冠斌

春節過後,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十分繁忙。挂著各地車牌、裝載有出口機電百貨的貨車在口岸附近排成長龍,有序通關,一車車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水果正在入境,過駁後將發往全國各地。

圖為一輛貨車正在通過友誼關口岸。新華社記者 趙歡  攝

“貨物通關方面,允許跨境車輛直接出入境、雙方貨代按規定於出入境大廳辦理通關業務……貨物出入境更加便利順暢。”憑祥市商務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長陸少霞介紹,今年1月8日起,憑祥市按要求對通關管理措施進行優化調整,多舉措保障口岸通關平穩暢通。

數據顯示,今年1月8日至2月12日,友誼關口岸(含浦寨、弄懷通道)出入境貨物車輛49397輛次,日均出入境車輛達1496輛次,較2022年日均出入境車輛934輛次提高60%。據初步測算,外貿日均進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增加1億元左右,增長42.8%。

貨運增長,口岸貨運經濟往來持續向好。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愛店口岸與越南諒山省祿平縣峙馬口岸相對,兩地邊民互市貿易、邊境小額貿易往來密切。記者在愛店口岸貨場看到,一輛輛來自全國各地載滿貨物的車輛駛入駛出,貨物運輸一派繁忙。

圖為邊民在愛店口岸邊民互市“單一窗口”進行申報。新華社記者 趙歡  攝

“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口岸物流運輸車輛從40輛增長到100輛,貨場目前等候進場的車輛排起了長隊。”廣西寧明錦明國際貿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慶龍説。據統計,今年1月,愛店口岸邊境小額貿易累計進出口貨量0.92萬噸,總貨值8.4億元,同比增長108.5%,邊民互市貿易累計進出口貨量1.92萬噸,總貨值1.58億元,同比增長131.7%。

邊貿逐步恢復,不少地處邊境的落地加工企業正緊鑼密鼓復工復産。在廣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剛從越南進口的數噸仙草堆放于廠房中,不久後,這些仙草將被加工成仙草露、仙草凍等食品,送至各大商超。“越南是仙草的主産區,每年我們都會收購上萬噸仙草進行加工。”公司生産總監藍繁杲説。

龍州縣商務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長廖偉營介紹,當地努力做足“邊”的文章,推動“産品內地加工—成品出口交易”和“進口落地加工—成品國內供銷”雙加工邊貿經濟流通模式落地,有效帶動了邊境經濟發展,創造出許多就業崗位,幫助邊民增收致富。

擁有千里邊境線的廣西文旅市場迎來復蘇,中越邊關風情遊持續升溫,消費活力不斷釋放。

在距離友誼關口岸不遠處的友誼關景區法式樓前,載滿遊客的接駁車來回穿梭。今年1月8日,友誼關景區重新開放,四面八方的遊客相繼前來觀光,這讓景區講解員淩麗瑩欣喜不已。“春節期間我們遊客接待總量達5萬人次,單日最高人數超過7000人次,景區旅遊復蘇的勢頭強勁。”

圖為友誼關景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歡  攝

連日來,位於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的德天跨國瀑布景區遊人如織,景區推出“中越風情街新春嘉年華”“中越風情民俗展演”等活動,受到不少遊客喜愛。“既能親近大自然,又能體驗中越風情文化,這一趟很值!”來自雲南昆明的遊客陽艷和親友一同自駕來到廣西邊境,體驗獨特邊關風情。“下一站,還想去東興看看,買一點當地特産帶回家。”

負責德天跨國瀑布景區運營的中旅國際廣西區域副總經理鄭乃山介紹,今年春節期間,景區遊客接待總量達10萬人次,景區消費及門票收入約1500萬元,整體情況恢復至疫情前的80%。“今年遊客來源地更廣,景區將不斷優化,繼續推出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項目,我們對景區旅遊的恢復充滿信心。”鄭乃山説。

作為廣西首個世界文化遺産——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寧明遺産區也迎來許多遊客。“花山岩畫是人與自然的共同作品,被稱為‘斷崖上的敦煌’,期待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前來觀賞。”寧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朱秋平説。汽笛聲響,一艘觀光船靠岸,又一批遊客開啟了探秘之旅。(記者 趙歡 農冠斌)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