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賀州市八步區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成績斐然,為全力東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橫跨千年的臨賀故城遊客雲集,穿越時空的瀟賀古道風采依舊,轄區內山水景觀生態優良,依託歷史文化和長壽康養旅遊資源打造的産業鏈條逐步延長。與此同時,在區黨委領導和區人民政府的支援下,八步區以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以瑤繡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全新生命力煥發出來。這既是八步區文旅融合的名片,也是鄉村振興的動力,更是全力東融的具體表現。
此外,八步區還將宗祠文化與網際網路、旅遊、宗族企業、農耕文化等關聯産業進一步融合,推動了本土文化和旅遊資源的高品質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八步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奮力推進文化和旅遊真融合、廣融合、深融合,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協同並進,形成文旅深度融合新格局,從而促進八步區快步邁向全力東融新發展新階段。
賀州市八步區鳥瞰圖。雷雨供圖
立足區位優勢,融合創建全域文旅示範區
八步區位於廣西東北部,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處,是大西南通往粵、港、澳的便捷通道,連接東西、貫穿南北。區域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9.9℃,山水風光秀麗,適宜觀光旅遊。
同時八步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打造全域文旅品牌上,八步區善於融入和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煥發出“八方融合、步步圖強”的城市活力。八步區委書記雷少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道:“八步是一個有著12個民族同胞共同生活的多民族集聚區,我們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全局性工作、戰略性任務、基礎性事業、生命線工程來系統謀劃,帶領全區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打造了民族團結東融品牌、文化品牌、社會治理品牌,以及‘湘粵桂’省際民族示範創建品牌,構建點面結合、相互支撐、優勢互補的民族融合與文旅融合全覆蓋創建格局,34個少數民族村和生態鄉村得到了不同程度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基礎、物質基礎和法治基礎不斷夯實,加快推進高品質打造賀州全力東融重要門戶。”
在諸多區位優勢的賦能下,八步區打造並完善了立體化的全域文化旅遊和康養産業,成為公認的“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後花園”,並於2020年獲評為“中國長壽之鄉”、廣西全域旅遊示範縣(區)。
連接交通脈絡,跑出文旅産業發展的新速度。近幾年來,八步區在國道207線、323線和桂梧、廣賀、永賀高速公路,貴廣高速鐵路、洛湛鐵路都交會於此的基礎上,以“打造賀州全力東融重要門戶”為目標定位,持續加大投資改善交通條件,推進連賀高速、信梧高速公路以及賀州至梧州城際鐵路、柳賀韶鐵路等重大交通樞紐項目建設,規劃建設裏松至桂嶺、裏松至大寧、賴村至桂開等礦山公路,暢通工業産品東輸路徑,進一步締造八步區文旅産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賀州市八步區鳥瞰圖。雷雨供圖
依託自然資源,構築文旅産業發展的新高度。八步區以自然風光為主的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南部的信都鎮打造了新興村楓木寨、北津村崗脊寨、西兩村石西寨自然美的宜居鄉村示範點;東北部的裏松鎮推出了新華大桶深潭、光星衝一線天、文漢石拱橋等知名景點;大寧鎮、南鄉鎮、開山鎮則憑藉林業資源、礦産資源、水利資源,結合賀州市長壽文化元素,推動旅遊業、養老産業的深度融合。時至今日,八步區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鄉村旅遊特色品牌。
賀州八步區蓮塘鎮客家圍屋。雷雨供圖
彰顯民族特色,拓寬文旅産業發展的新廣度
近年來,八步區把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作為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的延展點,牢記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融入鄉村旅遊發展,拉長並拓寬了文化旅遊産業鏈。打造了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風味餐飲、民宿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步頭鎮黃石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同時還加大對壯族舞火貓、瑤族長鼓舞等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力度,激發文旅融合新活力,帶動民族特色産業壯大,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挖掘歷史底蘊,多維打造品質文旅體驗區
八步區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漢朝元鼎六年(西元前 111年)設立臨賀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曆史。僅“八步”這一地名,就有清嘉慶年間八戶廣東客商臨江河畔建立商業點形成“八鋪”、江岸建八個小埠頭稱之為“八埠”、八處自然盛景簡稱為“八寶”以及清朝嘉慶年間粵商們捐資建造“八步會館”等不同典故。典故與古韻交融,八步區的文旅産業發展和全力東融也有了更多可能性。
保護開發臨賀故城,配套打造文旅亮點。臨賀故城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是廣西已發現的西漢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歷史古城。其中的寺廟、祠堂、石板街、碼頭及水門等古跡吸引全國各地的學者、專家以及遊客前來研究觀賞。
八步區也特別加大了對臨賀故城的保護、修復、開發力度。先後籌集資金5000多萬元,用於古城墻的重建、蔣家大院的維護、復古道路的鋪設等;投入3000多萬元打造“國學教育基地”,建設佔地3665平方米的賀州文廟;此外還計劃總投資26.9億元推動宗祠文化與網際網路、旅遊、宗族企業、農耕文化等關聯産業融合發展。
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孔廟。雷雨供圖
深入研究瀟賀古道,系統釋放文旅活力。瀟賀古道又名秦建“新道”,最初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冬,打通了中原和嶺南的交通障礙和文化阻隔,促進民間商貿、農業、人口、民俗、建築等交流,是實現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族群互動的“文化通道”。
據了解,瀟賀古道沿線生活著瑤、漢、壯、苗、侗、彝等10余個民族,各民族在文化上彼此吸收借鑒,古道沿線還有劉仙娘、盤古、龍王、關帝等神靈及其廟宇。地方政府同業內專家學者以此為基點深入研究,持續推動了經濟融通、人文交流,從而更大程度激發文旅融合發展的活力。
賀州八步區賀街鎮孔廟。雷雨供圖
時至今日,八步區在歷史文化資源上,已經形成了古通道文化、古城鎮文化、古村落文化、古寺廟文化等多位一體的文旅發展新格局。通過多維度、深層次的打造,為遊客提供優質的文旅體驗,也借助歷史文化促進全力東融的新進程。
弘揚瑤繡文化,全面賦能産業文旅高光區
作為八步區的代表元素,瑤繡這一非遺傳承項目也同文旅産業緊密結合在一起。八步區啟動了瑤繡創新生産性保護髮展模式,積極探索瑤繡生産性保護機制。僅在2018年到2021年期間,八步區就爭取到自治區項目資金400多萬元,扶持黃石村國家級非遺名錄瑤族服飾生産性保護基地建成瑤繡生産車間,探索出了初具規模特色文旅體驗項目,既帶動了村民就業,又展示、傳承了瑤族文化。
其中,被譽為用指尖傳承瑤族文化的繡娘、來自八步區步頭鎮黃石村的李素芳,打造了融文創、旅遊、瑤族刺繡體驗為一體的“瑤族服飾和刺繡技藝傳承基地”,建成了步頭鎮黃石村過山瑤家廣西五星級農家樂、“非遺+旅遊”鄉村創意工坊等特色項目,以“公司+基地+農戶”創建“前店後村”的“非遺”生産性保護模式,實現了瑤繡生産性保護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巨大變化,形成了以服飾文化宣傳為核心的民俗文化旅遊産業鏈。
在實踐發展過程中,李素芳還通過3種針法、60多種刺繡元素對人形紋、動物紋、植物紋、祭祀紋等刺繡圖案進行創新創造,順應時代審美變化和消費市場需求,分別進行顏色及元素組合方面的突破,為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瑤繡注入年輕、時尚的“血液”,從功能性、實用性等多個層面鮮活了傳統文化,衍生出包括服裝在內的百餘種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瑤繡産品。
在黨的領導和政府的大力支援、傳承人的堅守下,尊重瑤繡的基本內涵、弘揚瑤繡的當代價值,推動瑤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八步區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包括瑤族在內的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推動非遺文化活態保護、活態傳承,融入現代生活,促進經濟發展。
如今,瑤繡已經實現了從線下特色門店陳列到線上電子商網路銷售,與八步區的文旅發展深度交融,借傳統文化魅力為産業文旅打上了一道高光。前來的遊客不僅可以參觀瑤族服飾傳承基地,學習瑤族傳統刺繡,還能借此體驗瑤族舂糍粑、瑤族婚禮等,感受濃郁的瑤族民俗文化風情,進一步賦能八步區文旅産業繁榮。
身著瑤族服飾的姑娘。雷雨供圖
多方聯動,多位一體,當前的八步區已建成了一批度假村、森林公園、示範區等A級景區,同時還穩步推進特色街區、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特色風景道等多種特色化産品,衍生發展出康養度假、運動休閒、親子娛樂、非遺體驗、文創加工等多項旅遊新業態,已形成“特色品牌旅遊+融合新業態“的現代旅遊供給體系。
落實“實幹幹實、快幹幹好”;八方融合,步步圖強”的發展要求,秉承“一軸兩翼、輕重並舉”的産業發展戰略,八步區高品質打造賀州全力東融重要門戶,努力當好賀州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和廣西高品質發展先進縣(區)目標終會實現,文旅融合發展也終將邁上新的臺階。(雷曉薇)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