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日前在我國綜合類學術期刊《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上發表聯合署名文章稱,科考隊員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共塘遺址檢測到3000年前奶類殘留物,這一發現是青藏高原早期奶製品消費的證據。
圖(c)(d)分別為共塘遺址調查剖面1和剖面2地層(三角形表示陶片位置)。圖(e)為本研究所分析的陶片照片(資料圖片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提供)
共塘遺址位於雅魯藏布江中游支流湘曲的左岸,海拔約4000米,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中新發現的人類活動遺跡。
記者了解到,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聯合組成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對共塘遺址採集的植物遺存、陶片等樣品進行了研究,從中獲取的植物遺存測年結果顯示該遺址年代為距今3000年。此外,科考隊員還對其中6塊陶片進行了脂質殘留物分析。
圖(b)為科考隊員發現共塘遺址後隨即進行地層剖面清理和樣品採集(資料圖片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提供)
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後張予南説:“我們在對遺址陶片進行氣相色譜—質譜和氣相色譜—同位素質譜分析時發現,其中3塊陶片有奶製品殘留,另外3塊陶片殘留物中分別出現了反芻動物肉類和非反芻動物肉類的信號。對具有奶製品殘留物的陶片我們還進行了熱釋光測年,結果與考古遺址年代一致,證明陶器確實是當時居民所使用。”
圖(a)為雅魯藏布江中游部分地區遺址背景資料圖,曲貢(1)、邦嘎(2)和共塘遺址位置(紅色菱形所示)。(資料圖片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提供)
該研究項目負責人、蘭州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楊曉燕説,人類對可儲存的奶製品技術的開發促進了遊牧業的形成與發展,共塘遺址檢測到的3000年前奶類殘留物,其年代與拉薩曲貢遺址和山南瓊結邦嘎遺址中家養食草動物和農牧業的出現基本同時,可能暗示奶類作為次級産品的開發與肉類等動物初級産品的利用始於同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