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沙棘原漿按照30毫升一袋被封在軟包裏,工人在分揀後每10袋一盒經過塑封整齊碼放在廠房一角,等待發運到全國各地。“最近訂單太多,沙棘産品供不應求,我們車間每天都在加班加點裝包,依然趕不上訂單速度。”青海省海東市三合鎮的扶貧産業園裏,高原農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主任劉明存説。
沙棘“渾身是寶”,從果實、籽到葉都可以有效利用,是藥食兩用的植物珍品,被廣泛應用於藥品、保健品、食品、化粧品等領域。沙棘品種有中國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三個原生品種和大果沙棘系列引進品種。
青海生長的主要是中國沙棘,俗稱小果沙棘。高海拔、日照時間長、強紫外線以及氧氣稀薄等特殊自然環境,使青海本地沙棘天生具備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勞的生物特性。
近年來,隨著西部相關省份沙棘産業佈局的加快,在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産品研發和市場開拓不斷加速,沙棘系列産品深受消費者追捧,沙棘産業日益火了起來。
生態造林
在海東市平安區洪水泉回族鄉,隨處可見成片的沙棘。從高處向遠望去,黑黝黝的沙棘塊狀分佈在遠山近坡和河谷灘地裏。走進林子深處,黑黃色的沙棘果像瑪瑙一樣密密麻麻挂在枝丫上。
洪水泉回族鄉原來就有一些野生的沙棘林地,靠近村莊和耕地的塊狀林地大多數是人工栽植。“2000年,我與村裏人組成專業隊伍栽沙棘樹,連續栽了3年,如今,當初的小樹苗長成了沙棘林。我家30畝旱地有一半都退耕還林栽了沙棘樹。”洪水泉回族鄉永固村村民王英青説。
沙棘從上世紀50年代起用於青海省東部淺山地區造林;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青海全省共有沙棘面積89萬畝;自2000年開始,生態立省的青海開始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工程,實現了從毀林毀草開荒到退耕還林的歷史性轉變,沙棘資源得到較快增加。
根據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資料顯示,目前全省沙棘資源面積達到245萬畝,佔全國沙棘資源總面積的8%,其中,天然林101萬畝,人工林144萬畝,全省可利用沙棘資源面積近40萬畝,佔全省沙棘資源總面積的17%。
在高原地區,耐寒、耐旱、可在砂礫地和貧瘠的土壤裏成活的沙棘,有利於保持水土流失、改良土壤、修復生態,被形象地稱為“地上一把傘、地面一張網”,成為當地群眾和林業部門青睞的先鋒樹種,也是藥食兩用的經濟林樹種。
集原料、肥料、飼料、燃料于一體的沙棘作為“四料”樹種,其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多年生態造林栽種的沙棘,不僅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也逐漸顯現出了經濟價值。生態果也是黃金果,可以實現生態與産業雙贏的小果子,正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上世紀80年代,原西北林學院(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始研發利用沙棘,各種沙棘産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藥品和化粧品等領域,逐漸掀起了我國“沙棘熱”,青海省在大通、西寧等地也相繼建設了6個沙棘利用加工廠,但由於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生産工藝落後等因素,沙棘産業發展始終較為緩慢。2000年以來,隨著青海省委省政府“東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業産業發展戰略實施,沙棘産業受到進一步重視,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效,産業發展初具規模。
如今,沙棘已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果成為備受市場追捧的“高原聖果”。
小果真金
天高雲淡、海鷗翱翔,青海湖畔的萬畝沙棘林是野生動物的家園,良好的自然環境讓這裡的沙棘品質好、産量高。“我們公司出産的沙棘原漿、果粉等系列産品銷售額翻倍增長。青海高海拔的沙棘果維C、黃酮等含量非常高,是高營養價值食品。”莫熱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青説。
前人栽樹,後人受益。華青從小在青海湖畔長大,父輩們防風固沙栽植的沙棘,成為他創立“莫熱倉”最大的資本。2021年,他通過人工林地流轉承包了青海湖周邊3.6萬畝的沙棘基地。採用人工採摘冷凍後,用德國進口榨汁機設備和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和技術,利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銷售。2022年,公司年産值已達2000多萬元。
企業對市場的嗅覺是靈敏的。目前,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生物科技産業園區集中一批沙棘加工、原料收購、儲運、包裝、銷售等企業,研發生産青海沙棘籽油、沙棘果油、沙棘總黃酮、沙棘原汁、沙棘濃縮汁、沙棘茶、沙棘果酒等20多種系列産品。莫熱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已在海南州建立新的廠房設備,擴大企業規模準備加大投産。
走進位於園區的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樓道裏紙箱子摞到房頂,行人側身才能通過。“最近沙棘産品銷售火爆,這些紙箱子都是在等産品初級包裝後裝箱發貨的,産品銷售火爆程度可見一斑。”該公司總經理孫允武説,“現在我們生産的高原特色農産品有原材料和終端産品,原産品種類有30種,終端産品有16種。其中,沙棘的産值貢獻率佔到60%。”
由於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維C含量高、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沙棘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火爆。
記者打開一些網路銷售平臺輸入沙棘原漿關鍵詞搜索,不同産地不同商家的沙棘産品琳瑯滿目。
“高原農夫”沙棘原漿和系列産品深受消費者認可,最高時一個月有25萬元銷售額。“我認為品質很重要,這是立身之本,所以選擇了做青海小果沙棘,只要品質過關了,就有堅定的消費者追隨。”專做青海小果沙棘的抖音主播“潘廠長”告訴記者,她在選品時,到各沙棘生産企業源頭實地了解情況,最後將地點選在了海東市三合鎮,依託當地豐富的小果沙棘資源,産品品質有更好保證。
直播一開,消費者們在手機螢幕的閃爍中快速完成下單,高原上的沙棘産品加工生産後幾經輾轉來到消費者手中。時過境遷,本是當地人取暖燃料和隨手摘吃的沙棘酸果子,在今天成為了現代人的健康消費品。小果子,給當地百姓帶來了真金白銀。
爬坡過坎
目前,青海沙棘相關企業共152家,其中加工企業57家,培育了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清華博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伊納維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家規上企業。
産業發展勢頭良好、企業加足馬力生産銷售……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沙棘産品銷售火爆,但企業卻憂心小果沙棘原材料不足。
“我們企業背靠洪水泉大規模的人工沙棘林,原材料收購面臨一些難題,每年陸續兩個月收購期,需要把當天的鮮果拉運冷凍。人工採摘效率提不上去。”高原農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明憂心忡忡。
青海當初栽種人工沙棘林是出於保護生態,並未按照經濟林栽培模式建設。沙棘林生長茂密,車輛和人員進入比較困難,沙棘果不易採摘,林地生産力也不高,資源利用率很低。
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自己的沙棘種植基地,卻依然面臨原料緊缺的現狀。“我們作為龍頭企業,自己建了一部分原料基地,但是大規模建基地企業從資金投入到土地方面有很大困難。小果沙棘原材料短缺制約著公司長期發展,亟需解決這個問題。”孫允武説。
一邊是原材料緊缺,一邊是市場供不應求,生産加工企業往往採用外地採購一部分大果沙棘配合青海小果混裝的辦法解決市場需求。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才讓旦周分析,從全省沙棘資源保護利用實際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短板:一是先天短板;二是基地建設短板;三是資金和技術支撐短板。
才讓旦周表示,近年來,青海省林草局從強化政策支援、優化産業佈局、加強保護利用等方面入手,推進青海沙棘保護利用高品質發展。首先,突出保護優先,對沙棘天然林嚴禁利用,嚴格保護沙棘一級國家公益林,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二級國家公益林人工林沙棘資源。鞏固集體林權改革成果,積極探索沙棘林“三權分置”的機制創新,鼓勵並規範沙棘人工林流轉利用,支援通過撫育改造等方式建設沙棘採摘基地,提高沙棘資源利用率,為沙棘産業發展提供原料保障。
其次,産業鏈發展中的問題,林業和草原局從良種繁育、林地流轉、雌雄株搭配比例、栽植、採摘、收購、冷鏈運輸、産品加工、政策扶持、金融渠道等全産業鏈,進一步分析和研判限制青海沙棘資源保護利用癥結所在,對症下藥。在加強生態環境、沙棘資源保護和落實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政策的同時,找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確定可長期堅持的目標任務,在實踐中提高思想認識和共識,爭取在“十四五”時期將青海沙棘産業打造成年産值達10億元的特色林草産業。
産業爬坡過坎的過程中,發展思路和政策引導至關重要。2022年10月19日,青海省副省長劉濤主持召開青海省沙棘資源保護利用專題會議,審議《青海省沙棘資源保護利用三年試點方案》,為全省沙棘保護利用事業指明瞭方向、明確了目標。近期,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正在抓緊完善《青海沙棘資源保護和利用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努力通過示範帶動加快推動沙棘資源保護利用。